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夏季降水梯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南坡沿海拔架设的10个翻斗式自记雨量计2006年至2008年的夏季风降水记录,分析了不同海拔降水的年际年内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海拔梯度效应明显,高海拔降水日过程和低海拔差异显著,最大降水高度位于山坡上部的5 100 m附近.  相似文献   
2.
植被的变化特征是流域生态监测的重要内容和流域综合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利用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MODIS-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产品,研究2001~2017年黑河流域植被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延续性特征。结合气温、降水与河流径流量观测数据,分析黑河流域上游、中下游绿洲与非绿洲区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7年来黑河流域植被年最大EVI值年均增幅为0.0039,年均新增植被面积为480.3 km^2。受气温、降水、耕地开垦、水资源管理措施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下水等因素的不同影响,上中下游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无论是年最大EVI值还是植被面积,中游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绿洲区较非绿洲区增加趋势更为明显。这种变化趋势短期内可能延续,但长时间内存在较大风险。研究为快速监测植被变化提供了示范,揭示了干旱区植被监测中长势变化与类型变化的同等重要性,流域植被变化的区域协同性对合理分水、加强地表-地下水协同管理等流域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SMAP亮温数据反演青藏高原玛曲区域土壤未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冻水和冰共同存在于冻土中,两者的相互转化即冻融变化深刻影响寒区地表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被动微波遥感技术是土壤水分监测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大多应用于非冻结土壤的水分反演,对负温环境下冻结土壤中未冻水的反演研究较少。基于SMAP卫星升轨和降轨时刻的亮温观测数据和经改进后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零阶微波辐射模型,利用单通道算法(SCA)和双通道算法(DCA),对青藏高原东部黄河源区玛曲区域季节冻土中的未冻水含量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基于SMAP不同过境时刻亮温观测及不同算法的土壤未冻水反演结果均较同步地反映了研究区实测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相关系数R均大于0.9)。其中,基于SMAP降轨时刻亮温观测的反演结果在冻融交替的过渡季节存在明显低估,而基于升轨时刻亮温观测得到的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基于垂直极化亮温观测的单通道(SCA-V)和DCA算法得到的升轨时刻的反演值与实测值的无偏均方根误差(ubRMSE)分别为0.035 m3m-3和0.039 m3m-3,均达到SMAP任务的设计要求(即ubRMSE≤0.04 m3m-3),其中SCA-V对该研究区土壤未冻水的反演精度最高。与SMAP标准产品相比,基于SCA-V算法反演得到的暖季土壤水分精度更高。此外,该算法能成功反演得到冻结期土壤未冻水的动态变化,因此更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冻融土壤条件下的水分反演。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与天然气产区,对此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对于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地质特征及成因。使用野外勘测、样本采集、岩心观察、物性分析以及测井相分析等技术,探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地质情况,详细分析了此区域3个断裂带的沉积构造、沉积物结构、沉积物测井相等地质特征,得到此区域沉积相特征以及形成原因。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类型较为丰富,整体沉积过程比较依靠水动力。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矿物的生成提供了大量的氧化与还原剂,在形成沉积的同时生成大量铀矿,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日后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单逆冲断裂带两侧的构造样式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但双逆冲断层间的构造样式却少有详细的论述。基于实际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有限元应力场模拟,通过对三维断层组合和有限元模型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双逆冲断层间存在近直立走滑断层,且走滑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相反。这对研究复杂构造交汇部位的构造样式和矿产资源勘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持久性和高毒性的化合物,因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受到极大关注。树木已被证实是POPs的主要储库之一,树叶、树皮和树轮等是POPs良好的被动采样器,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出POPs大范围、长时间的污染状况。简要概述了近40年来利用树木研究POP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树木在偏远及污染水平极低地区进行POPs时空分布监测上的优势;就树叶、树皮以及树轮对POPs的吸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讨论,树木对POPs的吸附主要依赖于脂质以及表面气孔,并受树木特性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但目前这种影响机制并不明确;针对树木在POPs时空分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可通过树皮-大气分配系数来反演大气中POPs污染水平,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相较于湖芯记录,树木样品具有更准确的历史记录特征;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水文预报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而传统预报方法普遍存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为提高水文预报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数据驱动模型用于月径流预测,即奇异谱分析-灰狼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SA-GWO-SVR)模型。该模型通过SSA对径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来提高径流序列的平稳性和可预测性,采用GWO对SVR模型的参数进行联合选优,从而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黑河正义峡的月径流预测进行模型验证,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和纳什效率系数(NSEC)为模型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持续性模型(PM)、交叉验证-SVR(CV-SVR)和GWOSVR模型,并且它能很好地预测径流峰值,说明该模型是一种可靠的径流预测模型,能够更深入地捕获水文径流的内在特性,为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水文预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已有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暴雨或者冰川融水激发条件下的风险评估,而当高寒山区流域源头存在冰湖发育时,如何考虑冰湖对下游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以巴塘县措普沟及其支沟上游绒伊措冰湖为例,在分析冰湖孕灾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了绒伊措冰湖几何参数与沟道断面特征参数;结合坝体结构与物质组成特征,分析了坝体结构的稳定性;依据措普流域水文计算成果,评估了山洪对拟建铁路的影响。研究表明:绒伊措冰湖坝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坝体完整性好,在不考虑高烈度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绒伊措冰湖坝体稳定性较好,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小,绒伊措冰湖对下游拟建铁路的影响小;在考虑P=1%设计频率暴雨与冰川融水情景下,措普流域山洪洪峰流量为448 m3/s,桥位所处断面的平均流速2.75 m/s,水深4.62 m,与铁路梁底的高差为53.89 m,对铁路线路安全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卫星影像上的线性信息是地表一些线性构造的映像,这些线性构造与矿产形成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东天山图屋-延东一区TM数据利用ERDAS IMAGE 8.7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了图像增强处理,通过借鉴前人机助线性体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利用M atlab7.0软件开发平台工具,采用Hough变换等技术手段在该区进行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人工解译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探讨了该区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的途径,为研究区今后的找矿和工作部署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0 000 重磁异常, 采取多种处理与分析方法, 在准噶尔盆地内共确定主要断裂48 条, 其中一级断裂7 条、二级断裂6 条、三级断裂35 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 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南北、东西向断裂F6、F1 的存在。研究认为, 准噶尔盆地可划分为Ⅰ(南部) 、Ⅱ(中部) 、Ⅲ(北部) 3 个一级构造区, 其中Ⅱ(中部) 构造区可进一步划分为4 个亚区并构成盆地内部的4 个象限, 而其中的每个象限又可划分出若干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这4 个象限的结构、密度分布、磁化强度各不相同, 形成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