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23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机械仪表 | 9篇 |
建筑科学 | 22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能源动力 | 84篇 |
水利工程 | 416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2005,29(2):161-165
In the present paper, a simple mushy zone model is used to track the moving boundaries in an evaporation problem in which the vapor is removed upon formation. Two main parameters for the mushy zone model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ir effect on the movement of the moving boundarie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mushy zone. A new approximate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analysis and tracking the moving boundaries appear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e proposed method mainly based on applying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corresponding to each phas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ssociated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energy equations at the moving boundaries achieved with minimum error and low number of iter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paper seem to be good because there are neither analytical or numerical solution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1987,5(2):99-122
Thin synthetic envelope materials for use on subsurface drainage tubes installed in silty soils were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the field. Four different envelopes out of nineteen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were selected for experiments in situ. All four envelopes were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soil from entering drain pipes while maintaining drainage rates greater than the design drainage rate of 10 mm/day. 相似文献
3.
4.
为解决因水库数据采集设备能力有限、水文数据不全导致预测水库水位时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四岭水库每小时水位监测数据为例,提出基于嵌入式-门控循环单元(Embedding-gated?recurrent?unit,Embedding-GRU)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即利用 Embedding 方法将单维降雨量数据升维至多维数据,扩大降雨的气候特征,结合 GRU算法进行水库水位预测。将该模型与传统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GRU)、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recurrent?neural?network,BiGRU)这 3 种模型对比,结果显示:Embedding-GRU 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其他传统模型,平均绝对误差 EMA和均方根误差 ERMS分别平均下降 19.6% 和 7.7%,并且在预测次日水库水位的应用场景中决定系数 R2能够达到 0.989?37。结果表明:该模型耦合多种算法,扩大单变量的气候特征,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相较传统模型,基于 Embedding-GRU 的水库水位预测模型能够对缺少温度、气压、风速、蒸发量等监测数据的水库进行可靠度较高的预测,适用水库范围更广,为水库日常运维、除险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半荒漠地区沙柳周边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与植被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两个相互依存和影响的重要因素.土壤水分是影响沙地植被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半干旱半荒漠地区主要植被沙柳根系发育区域内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了植被周围土壤含水量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与日照、降雨、沙坡位置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沙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6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偏小;根系的分布使得植株下方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和植物根系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应用广泛。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地基的各向异性问题。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BAQUS,以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岸坡坝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碾压重力坝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正常蓄水工况下设置了六组水平向与铅直向弹性模量比值不同的计算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其可不考虑各向异性的材料比值区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河流域及其子流域漳河流域的实测站点资料,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相对偏差作为评价指标,对CRU(climate research unit)数据降水产品的月尺度降水数据在海河与漳河流域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CRU数据在海河子流域漳河流域的适用性好于整个海河流域,各项评价结果均达到预期期望;突变性与周期性规律检验结果与以往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相符;从相关系数角度来看,应用于2个流域的CRU数据在1990年之前整体表现良好,但在1990年后海河流域的相关系数显著下降。综上CRU数据可应用于海河流域与漳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过程模拟与分析,但应用于海河流域实测站点数据的还原时,应充分考虑其年际表现不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对洪泽湖的泄洪能力以及周边滞洪区的影响,在对研究区河网概化及地形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河网一维、洪泽湖湖区与周边滞洪区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1991,2003,2006,2007四年实测历史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基于现状工况、规划工况以及不同洪水量级,设计了5个对比方案对研究区进行洪水演进数值模拟,对不同洪水量级进行横向对比,对不同工况进行纵向对比,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淹没面积分析和洪水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启用可以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提高洪泽湖的防洪标准和周边滞洪区的启用标准,减少同等洪水量级下的受影响人口数和区域GDP,为洪泽湖的防洪安全建设以及周边蓄滞洪区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局部断面收缩对溃坝水流传播的影响,采用压力隐式算子分割法求解雷诺时均方程和RNG k-ε紊流模型,建立了模拟三维局部断面收缩情况下溃坝洪水演进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溃坝水流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利用流体体积函数法处理自由水面,物理变量采用交错网格布置,对局部断面收缩溃坝水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体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溃坝洪水负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得到了负波形成和传播的规律以及溃坝水流的水位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适用于烟台市半湿润地区的水文模型, 考虑流域水文特征及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采用新安江-海河模型 对 2011- 2018 年烟台5 个典型流域进行径流模拟。2014 年起烟台连续 3 年干旱, 河道干涸, 径流量与2014 年前相 比大幅减少。考虑到干旱的影响, 采用 Mann-Kendal 检验法对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检验,确定 2014 年为年径流突变点, 将模拟序列分为 2 个时间段。结果表明: 径流过程分段模拟之后, 新安江-海河模型在烟台市典型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较高, 参数取值较为合理, 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的产汇流情况, 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