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5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338篇
电工技术   310篇
综合类   1153篇
化学工业   1717篇
金属工艺   468篇
机械仪表   726篇
建筑科学   135篇
矿业工程   57篇
能源动力   146篇
轻工业   2591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7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1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5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781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88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刘霞  秋黎凤  熊伟  汪军  王照旭  赵阳 《纺织器材》2011,38(5):41-43,50
在相同的混配棉、前纺工艺、纺纱环境、纺纱流程条件下,针对精梳细号棉纱细小纱疵比粗号棉纱少且布面质量好这一反常问题,分析了细小纱疵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试验论证,指出在某一号数范围内的纺纱工艺、牵伸原理、纺纱某些参数的设置与设备不相符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调节混配棉质量,改进纺纱工艺与管理,制定不同号数范围内棉纱细小纱...  相似文献   
952.
文章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羊毛织物的润湿性及其均匀性的影响.改变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的时间、氧气流速和喷头与基体间距离3个工艺参数,分别处理羊毛机织物后,测定处理前后织物对水滴的吸收时间,数码相机拍摄水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来探测纤维表面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流速和喷头与基体间距离的增加,羊毛织物的润湿性及其均匀性先变好后变差,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羊毛织物的润湿性及其均匀性变好.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分析苏木染液吸收光谱的变化,比较生物酶改性前后羊毛苏木直接法、后酶染色的K/S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羊毛经过蛋白酶和TG酶改性对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TG酶使苏木提取液在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对应紫外和可见最大吸收波长附近的吸光度增加.与未改性羊毛相比,单独经蛋白酶、TG酶改性和联合改性后的羊毛织物经苏木直接染色和单宁酸、硫酸亚铁、明矾后媒染色的K/S值均增加.经过酶改性的羊毛织物进行苏木直接染色后,具有优良的干摩擦及皂洗毛沾牢度,深色织物皂洗棉沾和皂洗褪色牢度较低.羊毛染色织物经蛋白酶或TG酶处理后,K/S值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954.
以天然植物药黄连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了黄连的提取工艺及黄连提取液的稳定性;探讨了黄连对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连提取的合适工艺为:浸泡60 min,提取2次,每次煎煮50 min,料液比为1∶100。吸收光谱及相应吸光度值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提取液对温度、光照、常见金属离子和一般酸碱环境的稳定性较好。用黄连提取液染腈纶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染百分率和颜色特征值的测定结果说明,黄连对腈纶纤维在高温下有较好的上染性。  相似文献   
955.
由于能够减少微生物滋生引起的织物异味和质量恶化等,纺织品的抗菌处理越来越受到研发人员和市场的重视。目前,抗菌织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棉和化纤上,对羊毛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文章使用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阳离子季铵盐苯扎氯铵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硫酸氢钾/亚硫酸钠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能够在浸渍整理过程中吸附10%(owf)以上的苯扎氯铵,而未经预处理的羊毛织物只能吸附约1%(owf)的苯扎氯铵。预处理过的羊毛织物对苯扎氯铵的吸附率在20~60℃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但在酸性条件下轻微下降。当羊毛表面苯扎氯铵的用量高于6%(owf)时,抗菌整理过的羊毛织物能够杀灭95.5%~99.9%的大肠杆菌,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956.
957.
光伏发电功率存在波动性,且光伏出力易受各种气象特征影响,传统TCN网络容易过度强化空间特性而弱化个体特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VMD和改进TCN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通过VMD将原始光伏发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若干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将各个模态分量以及相对应的气象数据输入至改进TCN网络进行建模学习。利用中心频率法确定VMD的最优分解模态分解个数。在传统TCN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使用DropBlock正则化取代Dropout正则化以达到抑制卷积层中信息协同的效果,并引入注意力机制自主挖掘并突出关键气象输入特征的影响,量化各气象因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从而提高预测精度。以江苏省某光伏电站真实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方法的RMSE为0.62 MW,MAPE为2.03%。  相似文献   
958.
959.
960.
使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PEW-g-MAH)与硅烷交联剂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进行复合改性处理,以提高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黏接强度。研究复合改性处理对纤维的界面黏接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失重率以及浸润性的影响趋势。研究发现:随着硅烷交联剂用量的增加,纤维拔出强度随之逐渐增加,而失重率与接触角随之逐渐减小。红外分析表明,改性体系中引入的硅烷交联剂相互反应产生了三维网状交联结构,并且在纤维的表面引入了新的功能基团。拉伸测试和结晶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前后,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