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6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112.
地下水是缺水地区重要的水源,其开发管理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从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立法与法规、管理与研究机构、主要的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对以色列地下水进行了综述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地下水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3.
1防汛抗旱管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规定了各部委的职能。水利部就防汛抗旱管理方面来说,负责防治水旱灾害,承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具体工作。组  相似文献   
114.
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域前缘岸坡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义吉  高菁 《人民黄河》2006,28(6):22-23,26
对孤东海域1979~2002年前缘岸坡演变进行的分析表明:①浅水区呈蚀退状态,时段最大蚀退速率为314 m/a;②深水区为持续淤进,23 a累计淤进6 516~7 925 m;③侵蚀最大厚度在浅水区,时段最大侵蚀速率为0.272 m/a,23 a累计侵蚀3.625 m,深水区淤积厚度为3~5 m;④各等深线间的坡度均由陡变缓,用理论分析和图解法求得海堤坡脚处40 a后侵蚀极限深度在7.6 m左右.同时,指出波浪掀沙和潮流输送是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5.
建立新型的黄河流域管理体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黄河流域管理体制现状 1.管理体制与机构现状 根据水利部“三定”方案,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机构,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的水行政主管职能。依据上述规定,水利部制定了黄委会“三定”方案,再次确定黄委会是水利部在黄河流域和新疆、内蒙古内陆河范围内的派出机构。  相似文献   
116.
我国水利学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尔明 《中国水利》2001,(10):45-47
一、水资源研究 我国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连丰期和连枯期时有发生。这些特点是造成我国水土资源不平衡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基本原因。几十年来,我国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法规建设和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协调水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7.
1概述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是南非1988年建成的尼尔浦特坝,坝高500m,坝长2000m,厚高比为04,坝体碾压混凝土浇筑量为45万m3;南非又在1989年建设的沃尔威坦斯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700m,坝长2680m,厚高比038,坝体碾压混凝土浇筑量150万m3.这两座碾压混凝土拱坝均采用薄层“金包银”型式,在上、下游常态混凝土中设置诱导缝和止水,上游面诱导缝间距100m,下游面诱导缝与上游面径向相对.我国1993年建成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普定坝,该坝不仅坝高…  相似文献   
118.
黄河塑造了黄淮海平原和沿河的河川盆地,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的水土资源养育了约1.5亿的当代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黄河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又为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兴水利、除水害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艰巨任务。在除害兴利的过程中,有识之士不断研究黄河、认识黄河,为治理黄河出谋献策,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水土资源的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不断积累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治黄作为头等大事,集中了大量科学技术专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理论和观测试验手段,长…  相似文献   
119.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与水利水电土石坝工程信息网计划于2004年9月或10月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岩土  相似文献   
120.
“九五”水利科学技术重大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水利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主要有10个方面:西北地区水资源和全国水供求计划研究,使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研究的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水文内循环研究开拓了联系水圈和大气研究新领域,无人水文站测报技术和水文计算研究成果显著;黄河、工部分河段和重点工程泥沙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河口海岸泥沙研究为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和洪涝旱灾测评 估业务系统研制成功,为防洪减灾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调亏灌溉技术、引黄高含沙水滴灌成套技术及喷微灌关键设备研制成功,我国现代农业用水的理论框架及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全国土壤侵蚀本底数据库的建立是水土保持监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六大江河和若干湖泊的治污研究全面展开,为水资源保持、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高拱坝、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坝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突破,筑坝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三峡、小浪底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多项重要技术突破;新型垂直防渗技术,提高了堤防工程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和新技术含量,保证了堤防防渗效果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