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8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碳酸盐受到后期成岩作用和构造改造作用的控制,沉积环境对其储层发育只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很多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与沉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年代较老、以裂缝为主的裂缝型储层或古岩溶作用形成的缝洞型储层等。在沉积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古岩溶特征及成岩作用,将阿克库勒凸起古岩溶作用期次划分为暴露区淡水岩溶作用、浅埋藏混合水岩溶作用和深埋藏期岩溶作用三个阶段,对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风化壳缝洞型储层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依据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不同类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分析结果,可以将其划分为煤成油和湖相油两大类。以HZ9-2-1井为代表的煤成油表现出强烈的姥鲛烷优势,C19~C26三环萜烷系列相对丰度呈现阶梯状依次降低,C24四环萜烷相对丰度远高于C26三环萜烷,藿烷系列C29降藿烷和C31升藿烷较为丰富,新藿烷(Ts和C29 Ts)含量很低,甾烷组成中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占绝对优势,这与典型煤成油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湖相油中姥鲛烷优势较弱,C19~C26三环萜烷系列呈现以C21为主峰的正态分布,C24四环萜烷丰度与C26三环萜烷丰度相当,新藿烷和重排藿烷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极低,2-甲基藿烷与C304-甲基甾烷十分丰富且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可以作为鉴别研究区原油成因类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以5?分子筛/氧化铝混合填料的层析柱对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分离,成功获取了以藿烷类化合物为主的亚组分,可直接用于单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通过对典型海、陆相烃源岩中的藿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湖相页岩中藿烷系列单体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C)分布在-40.7‰~-62.7‰,且呈现出随着...  相似文献   
44.
依据沉积学基础理论,结合岩心、地震、测井、粒度等资料,对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Esu4)~沙三下亚段(EsL3)砂砾岩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具有近源、快速堆积的特征,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砂砾岩主要分布于埕南断层下降盘Esu4~EsL3沉积时期形成的近岸水下扇中;扇体平面上具有分带性,垂向上具有分期性,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北部的埕东凸起;扇体主要受边界断层、古地层、母岩性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45.
页岩气引起了中国油气的革命,作为一个新型能源,将得到广泛的开采与应用,本文主要以川东南地区页岩层系为目的层段,采用有机化学分析方法,从有机质丰度评价了页岩目的层段,为该地区的勘探提高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6.
本文根据成岩作用对储层有利与不利和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将碎屑岩成岩作用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有:大气水注入产生的孔隙、环边绿泥石胶结物、溶蚀作用、裂缝作用等;而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次生矿物的加大作用、交代作用等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47.
陈小慧  张敏  程熊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8):28-31,48,0,5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秦家屯油田原油以正常密度、高蜡、中等黏度、低硫为特征,原油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芳烃组成相似,其中双环化合物含量最高,其次为三环化合物和三芴系列,四环化合物含量最低,总体上表现为萘>菲>联苯>艹屈>三芴的分布规律。萘系列(平均含量48.81%)和联苯系列(均值8.4%)含量较高,少量的萤蒽和芘类化合物以及萘系列中较丰富的1,2,5-TMN和1,2,7-TMN,说明生油母质中有高等植物输入;原油中1,2,5-/1,3,6-TMN与1,2,5,6-TeMN/TeMN比值较高,其均值分别为0.61和20.67,三芴系列中氧芴占38.7%,表征其烃源岩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湖相环境;原油样品的TMNr和TeMNr分别为0.28~0.52与0.36~0.52,甲基菲指数MPI1为0.28~0.51,利用MPI1折算的Rc为0.60%~0.72%,反映原油为低熟~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藏资源,利用油气微生物勘探(MPOG)技术寻找页岩气富集区域尚属首次,该技术可以有效圈定微生物异常,从而大大增加页岩气勘探的成功率.通过分析MPOG结果,结合微生物异常特征及地质解释,对渝东南渝页2井区页岩气有利富集区进行预测,并对其勘探前景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样品的热解、TOC、饱和烃GC/MS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差异较大,总体为好—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整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2)通过Pr/nC17-Ph/nC18图版、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C24TeT/C26TT)、C27/C29规则甾烷、奥利烷指数等参数判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源输入;(3)综合CIA,Sr/Ba,Pr/Ph,V/(V+Ni),U/Th值和伽马蜡烷指数等分析了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认为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体为淡水—微咸水,陆源输入较多,具有较高的初始生产力,沉积时期整体表现为贫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沙三下段—沙三上段沉积环境整体变化不大,古气候和古水体盐度基本保持不...  相似文献   
50.
川滇黔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之一,区内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一批不同规模的铅锌矿床,但随着逐年开采,后续接替资源储备不断减少,急需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地。前人对该区铅锌矿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如后生、碳酸盐岩容矿和构造控矿等一系列的共识。除了以上共识外,当前在成矿流体的通道、容矿空间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背景,找矿模型的建立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总结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要素、成矿时代及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出区内铅锌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下伏地层,控矿要素主要有地层、岩性、构造,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建立了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域成矿模式,形成了以找矿要素为核心的综合找矿模型,为该区铅锌矿床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