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137篇
综合类   123篇
化学工业   352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137篇
建筑科学   446篇
矿业工程   120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136篇
水利工程   123篇
石油天然气   149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3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2篇
冶金工业   79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对一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钢-钢筋混凝土塔式组合结构原型进行1/18缩尺比模型设计,并开展了模型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分析试验中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应变响应,得到钢-钢筋混凝土塔式组合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钢-钢筋混凝土塔式组合结构底部在水平向地震作用下,承受巨大的剪力,最早出现严重的水平向贯通性破坏裂缝;加速度放大系数沿着结构高度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台面激励加速度输入值的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位移反应随着结构高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塔顶结构有明显的鞭梢效应;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X向最大位移172mm;混凝土筒壁最薄处,结构应变反应最大。钢塔顶结构的塔柱底部和底部斜杆应力较大,出现了局部屈曲变形。  相似文献   
102.
建筑结构的破坏具有离散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特性决定结构抗地震倒塌的研究需多参数、多层次考虑问题。文章结合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的研究,完成了三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模型框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及刚度退化的分析,探讨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梁柱线刚度比,有利于梁端塑性铰的充分发育,从而更易实现理想的“梁铰”破坏机制;试验框架的最终破坏是由底层柱下端塑性铰充分发育后、混凝土突然压溃所致,底层构件的耗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中间层构件和顶层构件所耗散的能量较少;KJ-2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比KJ-1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分别大约9.9%和8.7%、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KJ-1大约16.5%,但位移延性系数比KJ-1小约57.1%,说明增大结构的竖向荷载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延性及变形能力,同时,一定程度地增大竖向荷载,有利于强化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延缓刚度退化趋势,但在层间位移角较大情况下P-Δ效应的影响凸显;结构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可以提高其耗能能力,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及初始抗侧刚度;对于轴压比及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的“梁铰”结构,临近倒塌时的层间位移角可达1/25,此时结构仍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Zr-Sn-Nb锆合金板材热轧过程中道次变形量和退火温度对锆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第二相粒子、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增大热轧道次变形量有细化轧制板材纤维组织的作用,当道次变形量增大到15%时,轧制板材出现裂边;轧制板材采用600℃×50 min退火,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较好,达到核级锆板材使用要求,此样品板材组织细小、均匀,第二相粒子Zr-Nb-Fe大多呈弥散分布晶粒内部,少数位于晶界,且第二相中Nb含量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04.
索塔实心段大体积混凝土因强度等级高及结构尺寸特点存在较大的开裂风险。文章在抗裂性评估的基础上,研究了材料、施工技术措施等因素对混凝土开裂风险的影响,基于实际工况条件,提出了可实施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案。通过综合运用入模温度控制、掺加抗裂功能材料、设置冷却水管及采取保温措施等多项抗裂技术,有效降低了混凝土开裂风险,实现了实体结构裂缝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利用Aster遥感数字图像,建立了彬县煤矸石电厂评价区各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遥感影像特征,采用目视解译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圈定了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总结各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科学地评价电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建设单位对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立项决策阶段,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地、细致地做好投资估算,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监督设计人员在注重工程设计质量与功能的同时,也将工程投资作为设计控制的指标;在公路工程实施阶段,分别从招标管理、施工管理、结算管理三个环节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国内外综采技术发展状况的对比以及对实例的分析,充分论证了综采设备对发展高产高效矿井的意义,并对综采设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悬索桥主缆采用AS法架设时,其锚固螺杆将承受较大的股靴拉应力作用。为保证锚固系统的安全,一般可通过增大螺杆直径来提高其承载力。但大直径螺杆制造难度较大,且缺乏成熟的制造工艺。为确定合理的大直径螺杆制造工艺,以阳宝山大桥150 mm的大直径螺杆为例,讨论了悬索桥用大直径螺杆制造工艺。螺杆选材为淬透性能良好的40CrNiMoA钢,分别采用锻造和热轧两种成型方式制备,后采用880 ℃油淬、860 ℃水淬+油冷2种热处理方式处理得到共4组试件,并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热轧和锻造成型后880 ℃油淬处理的2组试件,其综合力学性能不满足产品标准GB/T 3098.1—2010 10.9级要求;热轧和锻造成型后860 ℃水淬+油冷处理的2组试件,其综合力学性能满足产品标准GB/T 3098.1—2010 10.9级要求,抗拉强度不小于 1 040 MPa,规定非比例延伸0.2%的应力不小于940 MPa,-20 ℃吸收能量不小于27 J,且显微组织优良。两种材料成型方式中热轧经济性更好。最终确定大直径螺杆合理的制造工艺为热轧成型、860 ℃水淬+油冷热处理。  相似文献   
110.
艾灵  李宾 《广州化工》2014,(19):97-98,141
建立了一种改进酚醛树脂游离酚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E-30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140℃;气化室温度:205℃;检测器温度:210℃;载气流速:50 mL/min;氢气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分流比45∶1。结果显示酚醛树脂游离酚含量的线性范围是0.08~0.8 mg/mL,检出限是0.003 5 mg/mL。改进的酚醛树脂游离酚含量色谱检测方法耗时短、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