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地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地铁施工废弃泥浆快速泥水分离性能,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泥浆处理成本,采用化学絮凝的方法,以黏土泥浆为对象,分析了絮凝剂类型、投加量和搅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50 m L泥浆中,投加聚丙烯酰胺0.02~0.03 g,煤灰粉约0.03 g,搅拌速度400~450 r/min,搅拌时间240~270 s,泥浆的絮凝效果达到最佳。该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泥浆处理工作量,缩短泥浆处理周期,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15年的城市内涝研究相关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软件SATI对已发表文献的年度频次、高频关键词以及期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借助Ucinet绘制高频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运用SPSS软件对20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网络、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内涝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城市内涝机理研究、城市内涝过程仿真与模拟、城市内涝应对管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仍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的研究将会是新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毛乌素沙漠南部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认识毛乌素沙漠南部植被的变化,基于MODIS的NDVI遥感数据分析了2000-2013年毛乌素沙漠南部植被的变化特征,NDVI年平均值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9×10~(-3)/a。各年均值的空间最大值变化幅度不大,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结合转移矩阵的方法,将NDVI值分为不同级别并建立植被指数转移矩阵,计算分析了NDVI值逐年的级别转移情况。由各年NDVI值较上年的变化及各年植被覆盖级别较上年的变化分析显示,总体NDVI都表现为较上一年变好的趋势,2013年相对2000年的72.37%的像元的植被级别变好。将2013年相对2000年转移矩阵中NDVI值在各等级所占个数进行统计显示,NDVI值由矩阵的下三角向上三角转移,上三角阵中NDVI像元的个数远大于下三角阵,说明NDVI值表现出由低等级向高等级转化的趋势,植被情况逐步转好。整体上,2000-2013年毛乌素沙漠南部整体植被情况在持续转好。  相似文献   
34.
结合原型观测资料和数值方法分析和评价建于砂砾石地基上苗家坝面板堆石坝的变形和应力特性,进而总结砂砾石地基上面板堆石坝的行为特性并与典型大坝(修建于基岩上的面板堆石坝)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原型观测结果由大坝详细变形监测系统获得,覆盖大坝施工阶段、蓄水阶段和一年运行期。为了全面获得大坝施工期和运行期变形和应力特性,并对大坝长期变形进行预测,基于参数反演结果对大坝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分析表明,大坝原型观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苗家坝面板堆石坝变形和应力特性表现良好并趋于稳定。另外,对包括苗家坝在内的12个已建砂砾石地基上面板堆石坝实测变形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并与典型大坝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砂砾石地基对面板堆石坝行为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大坝沉降和面板挠度显著大于典型坝结果,且最大值位置呈现向下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程琳  杨杰  郑东健  任杰 《振动与冲击》2017,36(8):224-230
采用混凝土坝的实测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基于混凝土坝的强震观测数据,提出采用矢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Vector,ARMAV)和稳态图法来进行混凝土坝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了结构实测振动响应时间序列的ARMAV模型表达形式,并通过引入辅助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技术,来求解模型中的未知系数;通过研究ARMAV模型系数矩阵与结构系统矩阵的关系,以便为结构模态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综合了各测点观测信息的平均标准化功率谱(Average Normalized Power Spectrum Density,ANPSD)来对传统的稳态图法进行改进,以实现强震激励下混凝土坝的系统定阶和虚假模态剔除。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和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提出的基于强震观测和ARMAV模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精度、有效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36.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的未成熟收敛问题和局部收敛能力不佳等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形法的聚类遗传算法。通过使用复合形法结合聚类小生境技术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得到基于复合形法的自适应聚类遗传算法(NCGA)。该算法使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通过使用三种复杂的测试函数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与自适应遗传算法(AGA)进行了性能比较,还分析了初始种群的优劣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对于遗传算法的改进效果明显,在遗传算法中融入复合形操作能明显增强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且聚类技术使得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反向学习操作的添加能增强算法的稳定性。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的性能明显好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37.
传统计算方法难以准确地描述边坡稳定问题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特征,为此提出基于和声搜索(HS)与相关向量机(RVM)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由于边坡安全系数预测存在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特征,采用RVM可以快速得出准确率更高的预测值,以及预测值的后验概率分布,并建立置信区间。由于RVM预测效果取决于核函数类型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引入了泛化能力、插值能力均较强的混合核函数;并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初始化和声记忆库;后采用HS算法对混合核函数的参数组合进行全局寻优。通过编写Matlab程序,以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最小化为寻优目标,建立基于HS-RVM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应用实例证明:HS-RVM充分挖掘了两算法的计算能力;模型不仅精度高,而且计算速度快,简单易用;在实际工程计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基于具有日调节性能的反调节水库的运行特点,提出西霞院水电站参与电网调峰的构想。通过建立小浪底、西霞院梯级水电站短期调峰模型,从理论和实际运行角度验证了西霞院参与调峰的可行性。根据不同的影响因子,制定了小浪底、西霞院短期调峰运行的可行方案。采用加速遗传算法求解各方案,结果表明:西霞院参与调峰运行能够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电站运行水平,实现电调与水调的双赢。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榆林地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流域1966-2010年降水变化特征及集中期,利用IDW空间插值法研究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其突变和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流域降水量总体稳定在400 mm左右,略有下降,降水多集中于7月中旬,不同时段降水量均为自上游至下游递增。研究时段内,年降水未发生突变,这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0.
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选择无定河流域内风沙区海流兔河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大理河代表水文站1956-2010年的水文泥沙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法分别对水文泥沙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确定发生突变的临界年份,再利用双累积曲线法的回归方程定量确定人类活动对两种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区代表水文站韩家峁站控制流域的面降水量、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突变的临界年份分别为1970年、1985年和1986年;黄土丘陵沟壑区代表水文站绥德站控制流域的面降水量突变的临界年份为2000年,而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年份均为1971年。与基准期相比,风沙区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分别减少10.02%和43.90%;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分别减少21.03%和40.20%。人类活动对风沙区的减水和减沙效益分别为21.74%和81.43%,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减水和减沙效益分别为27.12%和58.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