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2.
德治与法治,两者缘起人类社会价值规范的同一性诉求,以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为前提,以人类主体为共同活动对象。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始终交叉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德治与法治,不同时代所表现出的具体交叉形式,既是对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回应,也是对人类社会价值关系的抽象表征。从人类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来讲,两者本质上共同内含着人类主体"德性与理性"的双重价值确证,即一方面是主体何以存在的德性追问,另一方面是主体如何存在的理性判断,两者共同构建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湃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在建党初期他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注重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农民特点,注重教育内容贴近农民生活,注重洞察农民心理使宣传活动寓于娱乐之中尤为突出。研究探讨建党初期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目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车桥战役的有关原始文献提供了基本呈现该事件原貌的可能性。忽视第一手资料,依据一些二手文献中不完全客观的描述,构建车桥战役的来龙去脉,可能误入歧途。以公开档案、私家日记等为主,辅之以回忆录的记述,审视车桥战役的经过,包括战役决策中利害的权衡、战役实施中具体的部署和战役评价中战略战术意义的考量,都存在值得探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6)
马克思一直比较关注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问题。他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文本中,都阐述过此问题。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马克思从"消灭私有制"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表达涵盖了以下内容:消灭私有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相辅相成,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生产条件的重新占有和直接结合,前提和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劳动的社会化,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需要经过长期复杂的过程,股份制是极为必要的过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