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15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6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介绍了"聚龙一号"中四层圆盘锥磁绝缘传输线(MITL)的基本理论。在CPIPIC平台上,采用非均匀网格和周期性对称边界条件,建立了"聚龙一号"的四层圆盘锥MITL的三维粒子模拟模型。设置相应的参数并用并行算法模拟得到了该器件中各层在绝缘堆上和MITL中间位置的电流和汇流后的电流,并与理论和实验数据进行相互对比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整个器件在达到磁绝缘状态后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并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新型毫米波微带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加载电容型毫米波微带带通滤波器。对这种滤波器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滤波器中所用谐振单元间的耦合系数。该滤波器通过加载电容而出现慢波效应,使得在不改变电路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电路尺寸。同时由于电路中加载电容形成的慢波效应而出现了带阻效应,因此对谐波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高频分析软件CST仿真分析并设计了这种新型的加载电容型毫米波微带带通滤波器,实验结果与设计曲线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应用于固态雷达发射机上的L波段500W固态功放组件的工作原理、用途及其主要技术指标。描述了功放组件的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该功放组件在窄脉宽条件下实现了快速上升沿,性能优良,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波导-带状线通过小孔耦合的传输特性,通过保角变换求出带状线中的场分布,利用小孔衍射理论得到波导-带状线间的耦合度的表达式,并且理论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通过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耦合小孔半径和厚度对耦合度的影响比较大,传输线的工作频带比较宽.  相似文献   
5.
当回旋管的工作频率提高时,为了增大腔体的半径,通常选择高次模式作为工作模式,这时回旋管中可能存在模式竞争,该文采用线性理论及多模非线性理论分析了所设计的220 GHz回旋管振荡器中的模式竞争问题。编制了起振电流和多模非线性注波互作用计算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出每个模式的输出功率对时间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回旋管中可能存在的3种平衡状态,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电磁学实验室近年来在计算电磁学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果。在数值计算方法方面,针对传输、辐射和散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和改进的时域数值方法和频域数值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仿真的计算效率。在电磁建模方面,提出了知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新型传输线方法,作为高效的CAD工具,其能实现准确和快速的电磁建模。在电磁优化方面,采用跳跃基因遗传算法和空间映射方法对天线和微波无源器件进行了高效率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对各向异性导体-介质-等离子体特殊多层结构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该结构中的色散方程;并通过计算机计算,给出了色散曲线。研究了该结构中是否存在金属网层对色散曲线的影响,证明了金属网层对电磁波的耦合作用,使慢波和等离子体表面波结合产生了慢等离子体表面波。分析了金属网角度、介质厚度和介电常数对色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粒子模拟方法在模拟共形边界,特别是带此类边界的太赫兹回脉塞时引入计算误差的原因。给出了传统的共形网格差分算法的稳定性条件及两种通用的共形处理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稳定性及准确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共形网格剖分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共形网格的局限性问题。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CHIPIC上实现了该方法,并以一个圆柱波导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该方法模拟了工作于TE26模式的频率为0.42 THz的回旋脉塞及HE06模式0.22 THz准光腔回旋脉塞。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 (111) 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 (111) 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 ?范围内,氢分子与Cu (111) 表面相互作用后均不会解离,物理吸附在Cu (111) 表面;当氢分子平行于Cu (111) 表面放置时,有的氢分子解离成氢原子后化学吸附于表面六角 (hcp) 或面心 (fcc) 位。氢分子在桥位 (bri) 并沿[211]方向平行靠近Cu (111) 表面时,氢分子解离的临界距离约为1.35 ?,其他情况下在0.65~0.85 ?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电阻式传感器远距离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线制电流变送的电阻式传感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采用电阻箱模拟电阻式传感器,通过二线制电流变送,经采样电路传入单片机,依据被测的不同电阻值控制后续电路,并将该测试阻值显示于液晶屏上;软件部分通过两个ADC引脚同时128次采样,算平均值求得。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测试准确、价格低廉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