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2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云计算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桌面云是云计算中的一个典型应用,通过部署数据中心,配备瘦终端的方式进行部署,改变了传统的办公环境的部署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简要阐述了针对云计算中的桌面应用,设计了一套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桌面的集中管理,以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设计"环境监测综合实训"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重点培养学生对水质、大气、土壤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构建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N-叔丁氧羰基-4-哌啶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2-吡啶)-5,6,7,8-四氢吡啶并[4,3-d]嘧啶及其3种衍生物,通过~1HNMR、LC-MS和HPLC确证了3种衍生物的结构。实验证明,所合成的3种衍生物能够高效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增殖,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以《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技术》课程为例,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高职毕业生达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原有"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重组教学内容在教学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创建教材规划与建设新机制,强化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课程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8.
用榨汁机制作新鲜果汁在时下非常流行,尤其是受到许多时尚女性的追捧。由于鲜榨果汁打着"新鲜、营养、润燥"的旗号,很多人开始用喝鲜榨果汁代替了吃水果。本文选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分别测定鲜榨青瓜、芒果和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显示青瓜、芒果和橙子鲜榨果汁维生素C的损失率分别为84.11%、58.92%和32.76%。反应了鲜榨果汁维生素C损失较大,不宜代替吃水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了半圆管夹套容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干扰控制的情况下对载波相位测试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解重扩算法的GNSS抗干扰误差分析方法。对卫星信号载波频率进行了精确估计,同时利用该频率完成二次解重扩计算,有效降低抗干扰处理过程产生的相位偏差。仿真实验分析得到:通过一次解重扩处理再以频率精估方式获得的载波频率可以达到所需的估计性能。DR会引起较大载波相位误差,利用频率精估方法得到准确频率估计值之后,可以有效缩小重扩信号和卫星接收信号载波频率的差异性。当阵列误差增大后,由PI引入的载波相位测量误差也明显增加,MVDR算法也会因为阵列误差而产生载波相位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