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27篇
化学工业   292篇
金属工艺   166篇
机械仪表   246篇
建筑科学   382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38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95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2篇
冶金工业   4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儒家伦理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特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疏理和分析,对于国内外学者对儒家伦理的肯定性评价和提出的有关儒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作出了评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儒家伦理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讨论了脉冲啁啾的非线性起源及其对干涉相关测宽(等值宽度和条纹计数)法的影响。提出根据干涉相关曲线下包络最大值位置适当降低等值宽度位置和用计算机平均处理干涉相关信息的技术以消除啁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铸型尼龙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铸型尼龙产品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零件,改性后的铸型尼龙,可克服其自身的缺点,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文章就我国近年来在铸型尼龙改性研究方面的情况及不同的改性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华北地区采暖期间典型计算日内的逐时气温,将计算范围扩至建筑墙体外表面,所建的物理模型和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都与实际相符。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将建筑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精度,为建筑热工分析和采暖负荷计算提供了可行和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油套管的壁厚公差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套管的强度计算是按API标准进行的,它未能反映高强度套管和尺寸公差对抗压溃能力的影响。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理想的石油套管的抗压溃能力计算公式,并考虑套管的壁厚公差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用该方法对受均匀载荷及非均匀载荷作用的套管进行分析,并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两者十分吻合,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 IBM-PC 系列机中的定时信息。进而介绍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各类长、短定时间隔的编程技巧,并以实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针对异种钢焊接的生产过程,采用动态网络规划,通过阶段划分,资源分配,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动态网络规划,解决技术难题,优化工期,均衡资源,达到了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理论,通过对内螺旋凸筋管冷拔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增量步与拉拔力的关系,提出了拉拔力的计算方法.经实验验证,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可为拉拔模具和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组合冲模CAD系统中的模具库管理及模糊查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组合冲模CAD系统中,模具装配图的数据库管理方法,对于能够按照特征信息正确保存和准确找出所需要的模具装配图是至关重要的.为能按照用户提出的在任意范围内进行检索,因而又提出了模糊查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国城  马秀珍 《化学世界》2000,41(10):556-558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恩期特(Richard R Emst)教授曾指出,"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1]. 激光超短脉冲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在微微秒(10-12s),甚至亚微微秒(<10-12s)的时间间隔内,研究物质分子结构运动变化的各种最基本情况(见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极高时间分辨率的光谱新技术--微微秒激光光谱.目前,这种光谱新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阶段,但它在揭示许多化学现象的微观景像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实验结果,受到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普遍重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