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从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至可生育三个子女。配套母婴设施建设,也成为促进新时代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工作。近年来,母婴室作为重要的母婴出行照护配套基础设施,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重视。通过选取不同区域和城市的母婴室开展现场调查,评价其建设和管理现状,梳理国家及地方对母婴室标准化建设的进展。调研结果发现:全国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母婴室相关的地方标准;整体而言,全国母婴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整体良好,配置数量较充足、配套用品较全、卫生环境及维护状态较佳;同时存在部分配套专用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标志不统一、管理和维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地方标准的宣贯,同时继续推进相关产品和母婴室建设管理维护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制、批准和发布。 相似文献
2.
3.
CLP法规是欧盟关于化学品分类、标签和包装的一项重要法规,今年3月修订后的CLP引入了4种新的危害类别,包括人类健康内分泌干扰特性、环境内分泌干扰特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PBT)以及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vPvB)、持久性/迁移性/毒性(PMT)以及高持久性/高迁移性(vPvM),是该法规近年来最为重大的修订,对输欧化学品的经营以及监管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CLP法规修订的背景及目的、新危害类别分类标准,结合以往的实例剖析修订后的CLP对输欧化学品的影响,并为企业提出了应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包装食品的密封性关系到食品质量与安全。本文针对预包装食品目前普遍采用水检气泡法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采用真空衰减法检测食品包装的密封性。方法 分别利用2种不同检测技术对市面上55款预包装食品样品进行密封性检测,并根据包装类型、封合方式、包装规格等不同分类方式将测试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水检气泡法测试成本低,可明显地指示出泄漏位置,但方法灵敏度较低,且无法准确定量;真空衰减法可在不破坏原有包装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得到定量数据,但无法准确指示泄漏点位。结论 真空衰减法可以作为水检气泡法的有效补充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对蓝莓的有机氯农残含量进行实验,分析评估蓝莓中的六氯苯、六六六、滴滴涕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根据CNAS-GL 006:2019和JJF 1059.1-2012的评估方法和实验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经过分析计算,得出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质量称量、溶剂量取和体积定容、标准曲线的制定和重复性测量。实验得出蓝莓样品六氯苯(HCB)、α-六六六(α-HCH)、γ-六六六(γ-HCH)、β-六六六(β-HCH)、δ-六六六(δ-HCH)、p,p’-滴滴伊(p,p’-DDE)、o,p’-滴滴涕(o,p’-DDT)、p,p’-滴滴滴(p,p’-DDD)、p,p’-滴滴涕(p,p’-DDT)的结果分别为0.0532±0.0013、0.0635±0.0011、0.0618±0.0010、0.0690±0.0016、0.0664±0.0012、0.0583±0.0012、0.0714±0.0012、0.0518±0.0012、0.0902±0.0020mg/kg,k=2。此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制作和重复性测量,其次是体积影响,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鉴别真伪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本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受控工业堆肥技术,对7种塑料样品进行真伪可生物降解塑料鉴别。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可准确地鉴别共混塑料制品主要组成成分,但无法确定样品是否为可生物降解塑料。通过受控堆肥技术进一步分析了样品的生物降解率,结合ISO 14855-1:2012的要求,对样品是否属于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进行了判定。本研究可为真伪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鉴别提供技术支撑,对可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Cu-Ni合金作为标样,研究了制备工艺对Ni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含量小于1%时,Cu-Ni合金在人工汗液中的Ni释放量与Ni含量呈近似正相关。采用在大气下熔炼手工浇注铸锭制作试样时,Ni释放量的均匀性比连铸坯差。冷加工态试样经退火后可改善Ni释放的均匀性。采用砂纸打磨试样表面时,随着砂纸号数增加,平均Ni释放量下降。因此,在制备Cu-Ni合金标样时,优先考虑Ni含量控制在0.05%~0.1%,采用真空粒化后重熔连铸的方式制作板坯再经轧压冲裁成形,试片应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并采用800号或更细的砂纸对其表面进行打磨。 相似文献
8.
9.
10.
为了解淀粉基材料在食品中的迁移情况,以市售一次性淀粉基餐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一次性淀粉基餐勺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总迁移量,并分析不同温度对淀粉基餐勺在4%(体积分数)乙酸和10%(体积分数)乙醇2种食品模拟物中总迁移的影响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体积排阻色谱对淀粉基餐勺和蒸发残渣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基餐勺在水性和酸性食品模拟物的总迁移量显著大于油性食品模拟物;温度的提高会引起淀粉破裂和脱落从而导致总迁移增大;餐勺中淀粉分子大小和直链支链淀粉比例的不同是引起总迁移量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原因。淀粉基餐勺不适合在高温条件下与水性食品和酸性食品接触,淀粉的破裂和脱落可能导致更多有意和非有意添加物进入食品模拟物(或食品)从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仍需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