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油麦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油麦菜为实验材料,采后分别装入泡沫箱(CK)、泡沫箱+蓄冷剂(T1)、温控箱(T2)、温控箱+蓄冷剂(T3),每隔5 d测定油麦菜的营养成分、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监测箱内的温度。结果 CK、T1、T2、T3组温度分别为(4.06±0.07)℃、(3.61±0.05)℃、(3.72±0.04)℃、(3.49±0.03)℃,与其他处理相比,T3组温度较低,且波动范围最小;此外,T3处理组能够减缓质量损失率上升、抑制Vc氧化和叶绿素降解、延缓MDA积累、抑制PPO活性升高、维持POD、SOD、CAT活性,有效提高了油麦菜的贮藏品质,并延长了货架期。结论 “温控箱+蓄冷剂”的包装方式能较好地维持油麦菜的采后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延长月季切花“卡罗拉”的贮藏期,选取合适的采收期进行贮藏至关重要。方法 分别以提前4 d采收(1级)、提前2~3 d采收(2级)、提前1 d采收(3级)、当天采收(4级)的月季切花“卡罗拉”为试材,于4 ℃下贮藏20 d,定期观察贮藏及瓶插期间鲜切花品质的变化。结果 与其他采收期月季切花相比,2级月季切花乙烯生成速率偏低,贮藏15 d前,2级月季切花在一定程度上呼吸强度较低,丙二醛含量整体呈现较低趋势。在贮藏20 d瓶插8 d时,2级月季切花花朵直径偏大,可维持花朵较高的开放程度,花朵萎蔫指数、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仅为40.66%、82.22%、11%,均低于其他采收期的月季切花;色差中L*值较高,b*值较低,表明2级月季切花颜色较为鲜亮,有效延缓了黄化现象。结论 经过1 d物流运输及20 d左右的贮藏条件下存放时,提前2~3 d采收(2级)的月季切花可维持较好的品质及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不同采收期对1–MCP处理后蓝靛果在0~75 d期间品质的影响,为蓝靛果长期贮存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 以2个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开花后45 d;采收期Ⅱ:果实开花后50 d)的蓝靛果为实验材料,在采后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进行处理后装入保鲜箱,在(−0.5±0.3)℃下贮藏75 d,每隔15 d取样测定感官、营养以及生理指标。结果 与采收期Ⅱ组相比,采收期Ⅰ组更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腐烂发霉、流汁、果霜减少的现象。在贮藏75 d时采收期Ⅰ组果实呼吸强度为202.79 mg/(kg.h),乙烯生成速率为23.27 μL/(kg.h),分别比采收期Ⅱ组降低了4.90%和10.08%,同时可抑制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以及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并在贮藏末期可显著保持抗坏血酸、花色苷、总酚及可溶性蛋白等营养品质(P<0.05)。结论 采收期Ⅰ组(果实开花后45 d)的蓝靛果用于长期贮藏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