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SAS9.0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变化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够表达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细菌总数与实验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范围是-10.20%~8.43%。此数学模型为发酵香肠发酵过程的控制,提高发酵肉制品的安全性,缩短生产周期提供了依据,也是微生物预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藻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热解液化、直接液化、生物制氢等3种微藻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进一步选育高效放氢藻株、阐明放氢调控机制、提高产氢酶的耐氧性和催化活性等.  相似文献   
3.
采前水杨酸处理对哈密瓜果实防御酶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0、2.0、3.0 mmol/L水杨酸分别在"蜜农9号"哈密瓜开花前1周、幼果期(花后2周)、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3周)和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对植株进行4次喷洒.依次在幼果期、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和成熟期进行取样.分析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后果实体内3种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1.0、2.0、3.0 mmol/L水杨酸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哈密瓜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尤其以2.0 mmol/L水杨酸处理酶活性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最佳工艺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研究及优化,最终确定在pH为8,温度为50℃,料液比为1∶4的酶解条件下,选用复合酶制剂(其中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含量为5∶3∶2)添加量为233U/g,酶解时间为3.6h时效果最佳,得油率为62.3%。用HS-SPME-GC/MS技术对提取后的籽油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共鉴定出63种化合物为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香气组分,主要包括烯、醛、醇、杂环类等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15种,约占主要组分的30.07%,另外杂环类化合物21种,约占主要挥发性组分的22.03%,以上两类化合物是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5.
分离和筛选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可培养的酵母菌,了解冰川中低温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为低温酵母菌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开发其生物技术利用潜力奠定基础。采用虎红培养基RB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 H及耐盐性进行测试;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别测试了菌株的产胞外酶性状,利用2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低温酵母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并通过MSP-PCR指纹技术对26S rRNA基因高度同源性的菌株做进一步区分。共得到68株低温酵母菌,依据菌落形态、细胞形态进行初步分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15株酵母菌株隶属于担子菌(Basidiomycetes)和子囊菌(Ascomycetes),共7个属,只有BCY-12隶属于子囊菌的Pichia属,其他菌株全部属于担子菌,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占40%。菌株产酶性状研究显示,7株可产脂肪酶,4株可产酯酶,11株可产淀粉酶,11株可产蛋白酶,3株可产果胶酶,2株可产几丁质酶。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具有较丰富的低温酵母菌,系统发育多样,产酶特性差异较大。分离菌株大多属于耐冷菌范畴,Cryptococcus属的菌株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6.
研究葡萄糖、海藻糖、乳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颜色、叶绿素、褐变度、复水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脱水西兰花中叶绿素稳定性显著提高,达到136.8 mg/g,比对照组提高65.5%;褐变度仅为0.206,比对照降低72.8%;同时,脱水西兰花中Vc保留率达到65.4%,ORAC值达到276μmol/L TE/g。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西兰花的上述品质显著高于海藻糖和乳糖浸渍处理。因此,葡萄糖浸渍处理可以提高脱水西兰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负载量对霞多丽葡萄生长发育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不同负载量对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对8年生霞多丽进行了不同负载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降低负载量能提高葡萄品质,增加果实含糖量,葡萄酒感官品质也显著改善;以留穗数为10穗/株(产量700.3kg/667m2)和15穗/株(产量1028.9kg/667m2)处理较优,负载量过大表现较差。综合分析,霞多丽葡萄的适宜负载量为700~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8.
肉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肉松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合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取决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度。HACCP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肉松加工厂通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可以确保肉松从原料肉验收、加工到流通过程中,安全危害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赤霞珠葡萄酒在新疆的典型表现,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新疆玛纳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所含单体酚和花色素苷的种类及含量,揭示出新疆玛纳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部分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几种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超氧化物岐化酶、脂肪酶、转谷氨酰胺酶、纤维素酶、溶菌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六种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