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敏捷开发以其轻量级、简单、快速交付商业价值的特征得到软件业界的广泛关注。敏捷开发主张简单化设计,通过不断的重构设计来快速响应需求变化。传统软件开发中,前期就要设计出完美的架构来支撑整个开发工作,软件架构一旦确定下来,将难以改变。对敏捷开发和软件架构进行了概述,分析敏捷开发和软件架构相互冲突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敏捷开发和软件架构只有相互结合,才是双赢。  相似文献   
2.
化工物流损耗不仅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带来健康和安全隐患。根据中国石化化工销售物流的特点,在运输上,给出了损耗的计算方法与本公司、承运单位和保险公司的赔付规则,在仓储上,针对自有仓储与外租仓储2种场景,给出了入库、出库和库存保管环节的损耗计算方法。建立了以货损率为约束条件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结合具体场景,提出了减少物流损耗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数字孪生被认为是实践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等战略、实现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交互集成的有效技术手段,备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尤其数字孪生的落地应用更是关注热点。基于中国石化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工作,首先阐述了石化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的定义及总体架构。其次,基于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究提出了“成套技术成果软件化、工程建设交付数字化、石化工厂运营智能化”融合创新的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构建思路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为中国石化智能工厂3.0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到芳烃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炼油产业链的核心装置,推动石化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延迟焦化装置的控制水平,挖掘装置潜力。以某炼化公司的延迟焦化装置及其后续吸收稳定单元为工业应用背景,采用DMCplus先进控制技术设计了3个先进控制器。先进控制器投运后,在提高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节能降耗,并提高了高价值产品收率。实施结果表明,先进控制在该延迟焦化装置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洋  马东明  钱皓  智伟 《包装工程》2020,41(6):115-122
目的从格式塔原理出发,运用相似原理和感知特性,以系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感性意象,挖掘用户需求,探索及优化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流程。方法以宁夏地域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定位,梳理文化元素,提取主题特征要素,结合对用户感性需求的调研,采用意象尺度图的方式,分析产品要素,从而建立产品共有风格特征,将用户需求与从主题提取的特征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办公摆件类的系列文创产品方案。结论通过对格式塔理论的研究,根据相似原理分析出系列产品的感知特点,结合这些感知特点,进行设计程序的优化。针对办公摆件类的系列产品,挖掘用户需求能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更易于被用户接受。同时,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辨识度,梳理设计流程,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为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围绕固液相平衡计算,综述了活度系数法、经验模型法和状态方程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括和分析了活度系数模型(Pitzer、ELECNRTL、Wilson、NRTL、UNIQUAC、正规溶液理论)、经验模型(λh、Apelblat、Jouyban-Acree)和状态方程模型(PR、SRK、Martin-Hou),并介绍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对化工固液分离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化工业是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资源紧缺的约束。基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能源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了能源的定量管理水平,在支撑企业节能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中国石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实现节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阐述了能源优化系统的整体规划,并基于石化业务特点进行了能源优化系统的功能设计。以蒸汽动力优化系统为例,分析了优化系统的业务功能,并从机理模型构建、数据检测、数据校验、在线优化以及在线模型校验等方面论述了优化流程。最后,从中国石化下属的三家试点企业的应用成效出发,为石化企业推进节能降耗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立足石化行业销售物流的现状,提出物流集中化模型,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分析集中仓储模式的四大优势,为石化行业销售物流的发展及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炼油厂实时生产数据、MES数据(物料平衡数据)、质量分析数据(LIMS)和120余个数学模型,中国石化在35家炼油厂开发了炼油技术分析及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及S Zorb等炼油厂主要生产装置,实现了工艺技术实时管理、工艺模型动态计算、专家远程诊断及网上巡检;通过对炼油装置生产工艺数据、化验分析数据、物料平衡数据的多角度利用和多层次共享,实现了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类炼油生产装置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测;通过对炼油生产装置进行的在线工艺分析,实现了对炼油厂的统一管理、统一分析。将远程监测及诊断技术应用于炼油工艺技术管理及分析,细化了管理,开创了炼油工艺技术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Aspen HYSYS软件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700 kt/a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装置进行流程模拟,得到了与装置实际操作接近的理想模型。通过模型对重整预加氢分馏塔C101操作参数、重整生成油换热流程进行优化,并模拟反应温度对重整汽油辛烷值桶、芳烃收率、纯氢收率等产品指标及积碳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重整进料中C5组分的质量分数由优化前的3.06%降至2.40%,C101塔底再沸炉瓦斯耗量减少94 m3/h;优化重整生成油换热流程后,重整脱戊烷油热供芳烃温度由70℃提高至95℃,下游芳烃装置3.5MPa蒸汽耗量降低2t/h,重整生成油脱戊烷塔塔底再沸炉瓦斯耗量减少20 m3/h,C101塔顶两台空气冷却器停运,节电248kW.h;结合装置烧焦能力,确定了重整装置适宜的反应温度为520℃。通过上述优化措施,连续重整装置效益可增加 1 358万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