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世朴  李艳  张彦辉 《包装工程》2020,41(13):243-250
目的为了分析网版参数、印刷工艺和油墨粘度对丝网印刷过程的影响情况及影响程度。方法以印品线宽、线厚和印刷粗糙度为评价指标,根据精细丝网的印刷过程,采用静态描述法建立油墨向网孔中填墨、油墨从网孔向承印物转移以及油墨在承印物上的流平铺展的物理模型;采用实验方法探究网版参数、印刷工艺和油墨粘度对丝网印刷过程的影响;建立相同印刷条件下,各个影响因子对应的线宽数值,线宽越小,其影响程度就越大的描述模型,以对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结果结合最小网点直径与网版目数、线径的数学模型,获知网版的选择与最小网点直径有关,最小网点直径越小,所选网版就越好;在一定范围内,刮刀角度越小,刮刀压力越大,刮刀速度越大,其印品质量就越好,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影响其印品质量;离网间距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在刮刀角度为60°,刮刀速度为0.08 m/s下的离网间距最佳为2mm;纳米银导电油墨粘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不是同步变化,若追求低厚度和小粗糙度印品,则选择低粘度油墨;若追求低线宽,则选择高粘度油墨。结论精细丝网印刷质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网版参数刮刀压力离网间距油墨粘度刮刀角度刮刀速度。  相似文献   
2.
套印精度是保证印刷电子性能的重要指标。国内有许多机构在研发印刷电子装备,但对其套印精度指标、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等缺乏系统研究。国外学者指出:印刷电子套印误差应控制在30μm以内。采用光电传感器及摄像系统可测量套印精度,采取张力控制等补偿措施能提高套印精度。研究表明:印刷电子装备的套印精度约为普通印刷机的10倍,普通印刷机无法实现印刷电子产品的生产。为满足印刷电子产品的电学性能,保证套印精度,应考虑承印材料的特性、机械变形及热变形、张力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气动机器人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运用智能材料、创新结构设计、结合先进技术、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气动机器人的技术现状(仿生学设计、功能化设计等)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并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探讨了气动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模块化、数字化设计等),为未来气动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研发高效率自动包饺子装置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有重要意义,基于饺子制作工艺分析,提出了包含自动送皮、自动放馅、自动成型等模块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结合饺子成型工艺和装置原理明确了工作流程,利用FluidSim设计了气动控制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动包饺子装置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包饺子装置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饺子制作工艺动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料转运分流的自动化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融合RFID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构建应用于多场景的智能物料分流系统,是物流运输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之一。基于两种物料的自动分拣场景需求,提出了以物料输送、物料分流两个基本功能模块为主体的系统方案,设计了由气动装置驱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架构,并结合生产工艺和系统结构设计了气动控制回路系统及配置面向PLC的输入输出元件。在明确了气动系统和PLC之间的输入输出端口对应关系的地址表基础上,建立了PLC控制的物料分流装置气动系统工作流程图,利用FluidSim仿真软件进行气动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和调试。运用CX Progammer软件设计了物料分流气动系统的控制程序,并利用综合气动实验系统进行硬件系统搭接,进行了无实物模拟实验,验证了物料分流装置的气动控制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田野  李艳  袁英才  刘富 《包装工程》2020,41(5):250-259
目的研究丝网印刷过程中刮胶角度、刮胶速度、离网间距、刮胶压力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规律,为丝网印刷电子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利用现有丝网印刷试验台,对4个印刷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影响因素主次判断。结果离网间距对印刷电子中导电线条宽度和导电线条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刮胶压力、刮胶角度和刮胶速度在确定范围内对导电线条表面粗糙度和宽度的影响并不明显;经由正交试验分析出丝网印刷的最优工艺条件为C3A1D1B3。结论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正交试验的合理性;在丝网印刷电子印制过程中,正确选用合理的离网间距是获得高品质印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黄海洋  李艳  薛倩 《包装工程》2020,41(19):122-128
目的 研究纳米银团簇的运动机理及连接料对团聚的影响。方法 以环氧树脂为导电银浆连接料,分别建立不同环氧树脂含量的纳米银团簇和环氧树脂模型,模拟不同环氧树脂含量下纳米银团簇的动力学平衡状况。结果 纳米银团簇在常温下极易发生团聚,加入环氧树脂后,系统能量虽然增大,但银团簇的运动活性明显降低;环氧树脂吸附于银团簇表面,阻止了银团簇间的团聚,银团簇的团聚倾向和银原子的运动活性随环氧树脂含量的升高逐渐降低;模拟结果显示,当环氧树脂质量分数增大至33%时,环氧树脂可起到防止银团簇团聚的效果。结论 在导电银浆中,纳米银团簇在常温下易团聚且受环氧树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速冻包子自动装盒的工艺要求,提出了以包子输送、包子装盒、包装盒移位三个基本功能模块为主体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由气动装置驱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架构,结合生产工艺和系统结构分析了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利用FluidSim仿真软件进行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调试。基于CX Progammer编写了PLC控制程序,并基于气动实验台进行了工作流程试验验证,为速冻包子自动装盒装置的气动控制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薛倩  李艳 《包装工程》2020,41(5):235-241
目的研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近红外烧结后导电图案方阻值的变化。方法首先用丝网印刷方式分别在PET薄膜、普通纸张、棉布上印刷图案;其次通过增加烧结时间、是否加入反射板进行近红外烧结试验;最后用四探针测量烧结后导电图案的方阻,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无反射板条件下,烧结13 s时,PET基底上的导电图案的方阻值由未烧结时的381 mΩ/□降至89.25 mΩ/□,纸基底上导电图案由未烧结时290.3 mΩ/□降至132.5 mΩ/□;在烧结10 s时,棉布上导电图案方阻值由未烧结时的357mΩ/□降至111 mΩ/□。加入反射板后,在烧结5 s时,PET基底上导电图案方阻值由381 mΩ/□降至72.7mΩ/□,纸基上导电图案方阻值由290.3 mΩ/□降至62.5 mΩ/□。结论近红外烧结工艺适用于以上3种柔性基底的烧结,加入反射板可明显增强红外热效应,快速降低方阻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