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石墨烯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球机研究了石墨烯和石墨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及化合态。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使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得到的显著的提升,摩擦过程中,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石墨烯的吸附膜和层积膜以及由FeO, Fe2O3, FeOOH和LiOH组成的反应膜,正是这些复合膜的综合作用,使得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TI蜗杆传动,建立其数学模型和精确三维实体模型,齿轮与蜗杆选用42CrMo-42CrMo, QT600-3-42CrMo两组不同材料配对,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两组材料配对形式下的接触应力,搭建了传动副的疲劳测试试验台,在试验台上进行传动副的负荷运转试验,考察齿面的磨损和断齿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和蜗杆均采用42CrMo的材料配对,与QT600-3-42CrMo的配对相比较,后者齿面应力和应变均较小;两组材料传动副轮齿折断出现的载荷级相同,第1组材料渐开线齿轮折断齿数较多,蜗杆齿面磨损较严重,与应力应变分析结果吻合。研究工作为硬齿面TI蜗杆副的材料配对选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物联网深度学习模型的网络性能和隐私问题,提出一种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深度学习应用及任务卸载策略,以优化网络性能,保护数据上传中的用户隐私。深度学习的多层结构适用于边缘计算,边缘节点上传缩减的中间数据,因此减少了从物联网设备到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考虑到边缘节点有限的服务能力,提出一种边缘计算环境中最大化任务数量的卸载调度策略,优化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深度应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边缘计算环境中执行多个深度学习任务,并且性能优于其他物联网深度学习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潇潇  陈燕  柳炜 《中国造纸》2024,43(2):158-164
本研究首先从造纸污泥制备炭化物(CCP),再利用磷酸/硝酸混合液活化CCP,制备造纸污泥基活性炭(ACPMS)。将ACPMS用于抗生素恩诺沙星(ENF)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ENF在ACPMS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能力为46.8 mg/g,表明ACPMS可以高效吸附ENF,是一种从环境基质中去除抗生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建立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数学模型和三维精确实体模型,在传动比和中心距确定的情况下,分析不同蜗杆喉部最小直径、滚子直径对传动副的齿面接触特性,探讨中心距误差、蜗杆轴向误差、蜗轮轴向误差和轴交角误差4类装配误差对传动副齿面啮合侧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蜗杆喉部最小直径、滚子直径的变化会影响齿面等效应力,最大等效应力随蜗杆喉部最小直径的变化呈“V”字形;中心距误差、蜗杆轴向误差会导致传动副齿面法向出现啮合间隙或过盈情况。蜗轮轴向误差、轴交角误差对传动副的齿面啮合区影响不大,但会出现一侧过盈增加、一侧过盈减少的现象,因此应将装配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埋地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漏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方法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合两者各自特点,提出基于漏磁/磁记忆方法的组合式管道缺陷检测系统思路,并对检测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控制的特殊要求,对系统关键技术核心控制电路采用双核控制模式,并对检测系统进行实用测试。结果证明:该检测方式能较好地弥补漏磁、磁记忆检测单一检测方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纳米纤维素作为药物载体,在精准药物设计和靶向递送、疾病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复杂疾病治疗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其在应用中面对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纳米纤维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特征,系统研究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并对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龙王庙组白云岩多位于地层的中上部,晶粒白云岩广泛发育,颗粒白云岩发育程度低;白云岩的白云石百分含量在48.6%~75%;Mg/Ca值总体较低,并划分为MgO与CaO呈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2种类型;白云岩总体具有高Fe、Na和低Sr、Mn含量特征,仅部分白云岩Mn含量相对较高;相较于同期海水值,多数白云岩的δ13C值偏正,δ18O值偏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上述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龙王庙组白云岩主要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蒸发浓缩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发育程度较低,整体上龙王庙组白云石化作用并不彻底;进一步总结川东地区龙王庙组白云石化模式,并结合沉积相带展布、白云石化对储集层控制作用等方面对有利储集层进行预测,指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齐岳山断裂带周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