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2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为研究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冷藏海鲈鱼品质变化影响,将新鲜鲈鱼片随机分为5 组,分别为20 kHz、600 W超声处理10 min(US组),2.0 g/L咖啡酸浸渍10 min(CA组),超声联合咖啡酸处理10 min(20 kHz、600 W超声处理5 min后,咖啡酸浸渍5 min)(US+CA组),无菌水(空白,CK组)与体积分数1%乙酸(对照,AA组)分别浸渍10 min。将5 组样品处理后沥干,装于聚乙烯保鲜袋中,置于4 ℃冷藏。每2 d测定样品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质构特性、持水力)等,结合内源荧光强度与感官评价,综合评价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冷藏鲈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US与CA处理能明显抑制样品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增长,在第10天,CA组与US组样品的菌落总数比CK组分别低18.49%与15.53%,其pH值与TVB-N含量上升速度明显缓于CK组样品。贮藏第10天时,CK组样品的TVB-N含量已超过腐败限值,达(33.88±0.56)mg/100 g,而此时US+CA组样品的TVB-N含量为(16.71±0.41)mg/100 g,明显低于CK组。US处理使鱼肉的保水性明显改善,CA处理对抑制鱼肉的脂肪氧化有较好效果,其还能使样品的持水力得到较高提升;其中以US+CA联合处理组样品总体品质最佳。与CK组相比,US+CA处理对鱼肉品质保持效果较好,联合处理可使海鲈鱼的冷藏货架期至少延长4 d。  相似文献   
82.
83.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制备纳米银,并将其负载于改性硅藻土;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与载银硅藻土合成载银硅藻土/PNAC复合凝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纳米银、复合凝胶和载银硅藻土进行表征,并对复合凝胶的pH值、温度响应性和抗菌性进行测定。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银粒径为(75±10) nm,且纳米银负载于改性硅藻土表面孔洞中; FTIR表明复合凝胶制备成功;抑菌实验表明,复合凝胶能够持续缓释纳米银产生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4.
蓝蔚青  孙雨晴  肖蕾  梅俊  谢晶 《食品科学》2021,42(7):240-246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大目金枪鱼质构与蛋白质特性变化的影响,实验模拟了大目金枪鱼两种温度波动条件下的反复冻融过程(超市冻融处理组F1与家庭冻融处理组F2),分别经过5 次反复冻融,测定两组样品冻融期间的理化指标(汁液流失率、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与Ca2+-ATPase活力)及质构特性,同时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比分析大目金枪鱼在反复冻融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F1和F2组的大目金枪鱼肉质构特性均发生变化,解冻汁液流失率升高,鱼肉硬度、弹性与咀嚼性显著下降(P<0.05),黏性明显上升,鱼肉肌原纤维蛋白含量降低,总巯基含量与Ca2+-ATPase活力下降,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升高。其中,在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F1组样品的汁液流失率高于F2组,其在第4次冻融时达到最大值,硬度也在此时明显下降;F1组样品的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增幅、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与Ca2+-ATPase活力降幅均小于F2组;SDS-PAGE结果显示冻融循环会导致部分肌肉蛋白降解,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和冻藏温度的升高都会加快蛋白质降解速率。LF-NMR分析得出,反复冻融过程会使存在于鱼肉肌原纤维中的不可移动水转变为自由水流出,F1组样品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自由水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汁液流失率也增加,与MRI分析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与F2组相比,F1组冻融处理虽能抑制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升高,保持Ca2+-ATPase活力,但会导致大目金枪鱼的汁液流失率升高,质构特性变差。冻融循环次数增加会加剧鱼肉组织及蛋白质功能劣变,应尽量减少大目金枪鱼流通期间的冻融循环次数。  相似文献   
85.
刘锋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18,34(5):173-176
文章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流化冰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将臭氧与流化冰相结合,利用臭氧的杀菌抑菌作用,减缓渔获物的腐败过程,延缓产品货架期,进而对流化冰结合臭氧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利用高速气流对物体进行射流冲击,使其快速冻结的设备被称为冲击式速冻设备。其中,设备的喷嘴结构是决定冻结区内流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物体与周围环境的传热。文章从冲击式速冻设备喷嘴结构出发,阐述了喷嘴的倾斜角度、排列布置以及形状对冲击式速冻设备内部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板间距与喷嘴直径比(H/d)以及流体雷诺数(Red)对喷嘴倾斜角度和平均努塞尔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喷嘴的不同形状以及不同排列方式对系统内部气流组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吴波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18,34(7):169-172,203
在分析鱼类运输应激反应的基础上,综合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抗氧化功能等,从低氧胁迫、氨氮胁迫、密度胁迫、客观运输条件胁迫、温度胁迫等运输中可能产生不同胁迫的角度,详细综述鱼类保活运输中应激反应诱发因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8.
茶叶农药残留与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每年种植面积大,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由于长期以来茶树病虫的发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大部分的茶树病虫治理只是单纯的针对一种或者多种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无法达到大规模的病虫治理。在防治的方法上,侧重化学治理忽视了生物之间的关系,导致茶树农药残留含量超标,茶叶质量不过关等。随着茶叶大量销售全国乃至出口,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简述了我国茶叶目前的农残情况,综述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一些常用的检测技术以及减少茶叶农残的方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综述了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特性、灭菌机理和灭菌效果,同时介绍了在几种不同光敏剂辅助灭菌情况下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灭菌效果,及所使用光敏剂的剂量、效果和作用的菌种。最后提出了LED光照灭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通电加热过程中不同加热温度(40、55、65、75、85和95℃)对凡纳滨对虾虾肉糜中主要非挥发性滋味成分的影响,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了虾肉糜中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及其关联产物含量,并采用味道强度值(TAV)确定其中主要的呈味物质及贡献程度,最后通过味精当量(EUC)分析鲜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对其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鲜虾相比,通电热处理的虾肉糜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随着温度的升高,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的含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在65℃达到最小值(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的总TAV值分别为0.86、4.40、4.46)。通电加热并不影响ATP的降解途径只是会改变核苷酸及其关联产物的相对含量,尤其是促进Ado的产生。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AMP和IMP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其TAV几乎都大于1,是虾肉糜滋味的主要贡献者。味精当量以谷氨酸钠质量计,40℃最能促进虾肉糜鲜味的产生(EUC值为5.54 g MSG/100 g),在85℃处虾肉糜风味损失最小(EUC值为4.02 g MSG/1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