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890篇
电工技术   27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704篇
金属工艺   144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06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114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篇
冶金工业   22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9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应用化工》2022,(7):1543-1547
利用溶剂诱导成核法,将HKUST-1前驱液滴加入甲醇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快速合成HKUST-1晶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HKUST-1具有很高的结晶度;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该HKUST-1具有规则的八面体形貌,尺寸为2~3μm; N2吸附实验表明HKUST-1的BET比表面积高达1 100 m2/g。利用HKUST-1含有大量的未饱和Cu2+,以HKUST-1和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组成的催化体系,研究了HKUST-1/TEMPO对苯甲醇选择性氧化成苯甲醛的反应。催化结果表明,HKUST-1/TEMPO体系在无外加碱添加剂时,在三氟甲苯溶剂中,可将苯甲醇高效、高选择性氧化成苯甲醛。HKUST-1和TEMPO均是催化苯甲醇转化成苯甲醛的催化剂,两者缺一不可。HKUST-1催化前后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循环利用4次后,对苯甲醇的转化率仍保持在80%以上,是优异的异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对鼓泡流化床中气-固两相流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结构曳力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B类颗粒在鼓泡流化床中的流动行为。对比初始流态化颗粒浓度图和完全流态化颗粒浓度分布图,可以发现结构曳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展现鼓泡流化床中气泡的运动特性。当比较不同曳力模型下的模拟结果时,结构曳力模型比传统曳力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颗粒的径向分布。  相似文献   
103.
选用阳离子醚化淀粉为基体,导电炭黑为导电填料,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通过SEM表征了其微观结构,TG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并研究了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涂料涂覆性能、黏度、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乳化时间越短、淀粉含量越大、NaOH含量越少,所得纳米复合导电涂料的黏度越大;所制备的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炭黑颗粒聚集体均匀地分散在阳离子醚化淀粉基体中,且随着导电炭黑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方阻减小;导电涂料的热稳定性好,使用导电涂料的木板粉末喷涂效果良好,固化后表面均匀平整光滑,无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04.
我国有大量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利用的铁矿石资源,实现其利用可增加我国铁矿石资源可利用量,缓解铁矿石供应紧张的局面,提高铁矿石供应安全的保障程度。磁化焙烧-磁选是难选铁矿石利用的重要方法,流态化磁化焙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磁化焙烧原理、竖炉及回转窑磁化焙烧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流化床磁化焙烧发展历史和研发现状,着重总结了低温流态化磁化焙烧在焙烧动力学、过程强化、反应器模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褐铁矿、菱铁矿、赤铁矿及含铁尾渣利用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稳态自增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湿及水管理系统使得燃料电池系统结构复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自增湿操作在实用化方面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提高PEMFC自增湿性能的关键在于对生成水的有效管理,保证质子交换膜的良好水合。实践证实采用自增湿膜电极组件是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建立催化层中增加保水层的水传递平衡模型预测膜中水的分布,考察自增湿操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数值分析表明:只有低于50?m(如Nafion112)的薄膜能满足电池自增湿膜水合的要求。保证膜水合性能和电池操作稳定性的电池温度为60℃,操作压力为0.15 MPa,阴极气体过量系数可以增大到1.8。在上述操作条件下,电池自增湿性能与饱和增湿有可比性,与饱和增湿最佳条件有差距。因此PEMFC自增湿性能在综合考虑降低成本和费用,简化结构和操作时具有可行性,但不能替代增湿操作。  相似文献   
106.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具有等温微分反应特性,且适合于气固反应分析的新仪器。细微样品与高温流化介质的瞬间混合是该仪器实现等温微分的必要条件。针对如何满足该要求,基于欧拉多流体模型对连接不同进样器的微型反应器本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喷口结构和位置下的流动图景及混合区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曲线,定量表征了各种进样器的混合质量。同时采用高速摄像手段获得了冷态实验中颗粒流动的快照,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对脉冲射流微量进样器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如下建议:进样细管应避免采用弯角喷口,弯角结构会导致脉冲进样载流气喷出方向与流化气流相逆,使得细微颗粒试样堆积滞留,影响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为分析水泥回转窑用MgO-FeAl2O4砖的侵蚀机制,采用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对水泥窑烧成带用MgOFeAl2O4砖原砖和用后砖的疏松层、过渡层、类原砖层进行了分析,推测了其在使用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显示,除水泥熟料与砖的作用外,硫、氯、钾等组分的渗透以及由此引起的物理化学作用,是造成砖损毁的重要原因。疏松层存在多种化合物包括简单的硫酸盐和硅酸盐以及成分复杂的铝方柱石类,由于它们不匹配的热膨胀系数,使该层变得尤其疏松、易剥落;氧化钾是过渡层中的最大有害物质,它能侵蚀镁砂和尖晶石颗粒;类原砖层中只有少量氯化钾和含氟杂质,冷端与原砖层的杂质成分近似。在残砖的整个厚度区域都发现钾盐,说明其渗透能力远超过其他组分,耐火砖一旦遇冷,这些钾盐便成为裂纹的诱发剂,降低砖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8.
《Planning》2019,(5):591-599
通过对上海地区火力发电厂水平衡测试数据汇总,分析取水量等用水经济性指标,评估发电厂用水水平。比较各电厂在实际运行中用水工艺的优点与不足,结合高效节水技术,提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教授时铭显先生因病不幸于2D09年9月24日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悲痛万分!为我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长兄而深惑惋惜!  相似文献   
110.
黄金冶炼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冶炼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不断有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涌现。文中主要阐述了黄金冶炼生产工艺中的选矿、预处理、浸出、提取与回收、精炼等过程单元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同时分析了各个过程单元中主流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