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36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3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1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蛋白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过敏原蛋白得到鉴定。为了提高对过敏原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 很多机构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过敏原数据库。本文详细介绍了由美国健康与环境科学研究所(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nstitute, HESI)协调组织国际合作团队建立的一个过敏原综合数据库COMPARE (COMprehensive Protein Allergen REsource), 该数据库通过高通量序列分选算法结合专家人工审核方法, 从各个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其他过敏原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中筛选过敏原, 每年更新一次。此外还开发了基于FASTA算法的序列比对工具COMPASS (COMPare Analysis of Sequences with Software), 允许用户进行实时序列比对。该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新过敏原蛋白的鉴定以及蛋白质潜在致敏性的评价,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COMPARE数据库的全面介绍, 旨在提高该数据库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推动过敏原分子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以及食品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12.
为了探究采后成熟期不同品种榴莲品质及挥发性气味差异,该研究采集市面常见7种榴莲即D13朱雀、D24苏丹王、D197猫山王、D198金凤、D201江海、D200黑刺、D159金枕样品,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酸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及电子鼻技术收集7种榴莲气味指纹图谱及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类似指纹分析(fingerprint similarity analysis, FSA)等分析方法区分7种榴莲风味差异。结果表明,7种榴莲果肉在可溶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酸等营养品质指标方面存在差异。对7种榴莲挥发物质进行分析,得到酯类、醛类、醇类、酮类、硫化物、蒎烯类、酸类、噻唑类...  相似文献   
513.
为开发兼具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活性的富硒牡蛎肽,该研究以富硒牡蛎蛋白为原料优化制备富硒牡蛎肽,并对其硒含量、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ACE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硒牡蛎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4 h、温度37℃、酶底比0.5%、pH 1.0、底物质量浓度7 g/100mL。该条件下制备的富硒牡蛎肽富含与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365、1.074 mg/mL,并呈现出良好的细胞抗氧化活性(EC50:1.114μg/mL),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此外,富硒牡蛎肽的ACE抑制活性较强,这可能与其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内在关联性。富硒牡蛎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降血压活性,该研究结果为牡蛎源富硒肽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为天然富硒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4.
目的:开发新型食品功能因子载体,有效调控载体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功能因子的释放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298.2,304.2,310.2 K)下,采用不同摩尔比(1∶0,3∶1,1∶1,1∶3,0∶1)复配的没食子酸(G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热变性乳清蛋白(HWPI)之间相互作用,利用荧光猝灭法探究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与GA相比,EGCG与HWPI的亲和性更强,二者共存时,互相抑制彼此与HWPI的结合,结合常数均减小,亲和性降低;EGCG与HWPI的预先结合会促进低浓度、却抑制高浓度GA与HWPI的结合,而GA与HWPI的预先结合会抑制EGCG与HWPI的进一步结合。GA、EGCG与HWPI结合主要驱动力为离子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与单一多酚体系相比,GA/EGCG(3∶1)与HWPI反应后,体系内离子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增强;GA/EGCG(1∶1)和GA/EGCG(1∶3)与HWPI的体系内主要以疏水相互作用为驱动力。结论:GA和EGCG与HWPI三者之间发生竞争关系;GA/EGCG与HWPI的主要相互作用力与多酚复配比例有关,与二元体系相比,GA/EGCG...  相似文献   
515.
<正>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下文简称艺博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是中美两国设计师合作的成果。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双方在理念、认知判断及手法取舍方面的诸多差异,造成了些许“冲突”,双方都有一些对方不太认同的“习惯”,正是对这些习惯的反思,促生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相比之下,美方设计师在谋篇布局时的取舍更趋务实,中方设计师则有较多程式化的考虑;  相似文献   
516.
功能性植物油脂(核桃油、橄榄油等)因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潜力。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市场对功能性植物油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然而,功能性植物油脂易氧化变质,从而影响自身及其功能性食品的贮藏及食用安全性。微胶囊技术通过封装油脂,能有效防止功能性植物油脂的氧化变质。目前,功能性植物油脂微胶囊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本文从微胶囊壁材的选择、制备方法及微胶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开发基于更多微胶囊化的功能性植物油健康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7.
为探究不同品种间黄精多糖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差异,以多花黄精、鸡头黄精和滇黄精为原料,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等指标评价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 3种黄精多糖含量均超过7%,其中以鸡头黄精的质量最佳,多糖含量达15.02%,其次为滇黄精,含量为11.18%,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为9.88%。结果表明, 3种黄精多糖对4种自由基均具备一定清除效果,其中鸡头黄精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P<0.01),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好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P<0.05),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高于滇黄精多糖和多花黄精多糖。此外,鸡头黄精多糖的总还原能力强于滇黄精多糖(P<0.05)和多花黄精多糖(P<0.05)。3种黄精多糖均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鸡头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佳。试验结果为黄精品种的评价与选育、加工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8.
目的 了解养猪场源致泻大肠埃希菌(DEC)毒力基因及致病型分布情况,为从猪肉生产源头防控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多重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分离 自12个养猪场的生猪、养殖环境和养殖工人的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鉴定DEC的致病型.结果 985株分离 自养猪场的大肠埃希菌中,DEC占比2...  相似文献   
519.
以南瓜粉为原料,探究了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同时探究所提取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包括光照、温度、pH和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中β-胡萝卜素最佳提取参数为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50℃、料液比1∶8 (g/mL),在此参数下,β-胡萝卜素提取量为(23.811±0.589) mg/g。在稳定性方面,光照会加速β-胡萝卜素降解,使其保留率加速下降;在100℃时保留率下降较快;在酸性(pH 4)和碱性(pH 8,10)条件下,保留率都有所降低;Na+、K+、Mg2+、Ca2+、Fe2+、Zn2+、Al3+对其具有减色作用,Fe3+具有增色作用。该研究为南瓜色素在调味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20.
郭亚楠  李天睿  杨浩娜  刘思宏  王立峰 《农药》2023,(2):105-109+128
[目的]双苯唑酸是一种除草剂安全剂,可缓解禾草灵对水稻和玉米的药害作用,扩大其在水田的使用,应评估双苯唑酸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方法]研究双苯唑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机理。[结果]双苯唑酸对斑马鱼的LC50值在48、96 h,分别为1.81、1.66 mg/L。斑马鱼胚胎暴露于0.01、0.1 mg/L的双苯唑酸,胚胎孵化时间延长,幼鱼体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ALDH(乙醛脱氢酶)、GSH(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增加,gstp2、cat、bcl2表达量增加,Cu/Zn-sod、Mn-sod和bax表达量减少。[结论]双苯唑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为中毒,胚胎可以通过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改变氧化应激酶活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