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电工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87篇
化学工业   1163篇
金属工艺   599篇
机械仪表   211篇
建筑科学   1212篇
矿业工程   139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425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5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0篇
冶金工业   72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导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由以硬硅钙石针状微小晶体构成的微孔硅酸钙球形颗粒和硅酸铝纤维复合而成,其中大部分硅酸铝纤维首先形成柔软的纸型材料,微孔硅酸钙颗粒和其余硅酸铝纤维沉积其上,填充在硅酸铝纤维之间的大孔隙中。由于微孔硅酸钙颗粒被硅酸铝纤维分割,互相之间不能通过氢键直接相连,从而无法形成普通微孔硅酸钙材料所具有的刚性结构,只能借助硅酸铝纤维构成柔性结构。具有大量0.1~1μm直径孔隙的微孔硅酸钙颗粒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材料内空气的对流传热,同时,实验发现减少大孔隙和适当增加材料的致密度可以降低辐射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这种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为0.25~0.32g/cm^3,热面温度1000℃下的表观导热系数可低至O.08W/(m·K)。  相似文献   
112.
热沉影响钛合金薄板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切条应力释放法测量了钛合金TC4薄板常规钨极氩弧焊(GTAW)和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GTAW对接试件中的纵向残余应力和纵向残余塑性应变的分布。测量结果表明,钛合金常规GTAW缝中残余拉应力峰值小于其母材屈服强度,焊缝附近存在残余压缩塑性应变;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GTAW焊技术中热沉的冷却作用使得热源与热沉之间的高温金属承受强烈的拉伸作用,产生拉伸塑性变形,部分抵消了焊接过程中已产生的缩短的塑性变形,使得试件中纵向残余塑性应变减小,焊接残余拉应力峰值降低,残余压应力水平降低。切条应力释放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薄板焊后残余应力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3.
纯铝累积叠轧焊高温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温条件下对退火态L2纯铝进行了6道次的累积叠轧焊试验,通过高温拉伸、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实验,研究叠轧前后材料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拉伸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叠轧后材料发生了动态回复,形成的亚晶组织随温度升高而长大;叠轧前后材料的抗拉强度随温度单调递减,延伸率则先升高,达到极值后降低;断口形貌显示,叠轧材料的高温断裂属于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14.
采用电子束焊接工艺对7075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异种金属进行焊接,主要研究焊接缺陷的形貌特点、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铝合金与钛合金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头中出现气孔、裂纹、缩孔等缺陷,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改变束斑在异种母材上的相对能量分布可以消除气孔、裂纹等缺陷。同时延长焊缝金属冷却时间,使液态熔池及时补充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孔隙,利用表面焦点减小熔池体积,对焊缝内的缩孔有一定的改善。最佳焊接参数为:工作距离272 mm,电子束流18 mA,焊接速度20 mm/s,聚焦电流415 mA。试验为提高铝合金与钛合金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接头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搅拌摩擦焊缝变入射角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变入射角超声反射法解决搅拌摩擦焊缝区不同取向缺陷的无损检测。通过计算分析超声波在焊缝区的声波入射角、缺陷取向和缺陷紧贴性对声波反射影响,确定入射声波的角度变化范围,通过改变入射角,获取入射声波在缺陷处的最佳声学反射方向,提高入射声波对不同取向缺陷的检出能力。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有效地检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区不同取向焊接缺陷,是解决搅拌摩擦焊缝区微细和紧贴型缺陷无损检测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姚伟  巩水利  陈俐 《焊接学报》2006,27(9):81-84
在对钛合金激光/等离子电弧复合焊与单一激光焊的焊缝成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在复合等离子电弧后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增大和焊接速度降低,复合焊与单一激光焊焊缝的横截面形貌均由钉形向近X形转变.与单一激光焊相比,复合焊焊缝的余高和咬边较大.激光/等离子电弧"协同效应"随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变化而不同,从而影响复合焊焊缝的熔宽和熔宽比.随焊接电流从零增大到60 A,焊缝熔宽略有增大,而焊缝熔宽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7.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过程的二维模型,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得到了焊接过程中的瞬时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获得了焊接缩短量。根据惯性摩擦焊工艺分析了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8.
钛合金激光穿透焊的焊缝成形(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钛合金激光穿透焊焊缝成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焊主要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CO2激光和YAG激光穿透焊时焊缝成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穿透焊条件下,CO2激光和YAG激光焊接钛合金焊缝都具有钉形和近X形两种典型的截面形貌。焊缝成形与焊接热输入及激光功率密度有密切联系。随焊接热输入和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焊缝截面由钉形向近X形转变。在采用同样工艺规范获得近X形焊缝成形时,YAG激光焊缝的对称度显著高于CO2激光焊缝。通过调整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等激光焊工艺参数,可以对焊缝成形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焊接接头质量。  相似文献   
119.
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所研制的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热源,进行了不锈钢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过程的电弧、光致金属蒸气成像观察和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的激光焊金属蒸气云与等离子弧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态特征,其线光谱峰出现在不同的波长带,激光焊Ar谱线波长出现在 520 nm,等离子弧焊的Ar谱线波长均大于696 nm,当激光与等离子弧复合,线光谱是两者的组合,谱线强度增大,可观察到Fe、Cr和Ni等的特征光谱产生.复合焊线光谱特征与激光功率、焊接电流、热源间距和热源顺序密切相关,当热源间距很大时,复合焊的光谱特征实际上是两种热源特征光谱的简单组合,这主要取决于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从等离子电弧力的角度 ,探讨了等离子弧焊接工艺参数及其匹配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性。在不同工艺条件下 (焊接电流、等离子气流量、电极内缩量以及喷嘴高度 )对等离子电弧轴向力进行了测量。并通过显著性分析 ,定量地认识和描述了各工艺参数对电弧轴向力的作用和影响。进而指出了获得稳定的小孔型等离子弧焊接过程的必要条件。本文的工作对于等离子弧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及其过程的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