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0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增强微米级SiC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采用化学镀铜法对SiC颗粒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使SiC颗粒在金属基体液中分散更均匀、镀覆更好。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化学镀铜工艺的主要参数,研究了其主要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铜的影响;分别通过JSM7500F,S-3400N扫描电镜(SEM)对微米级SiC颗粒镀铜前后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镀铜前后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镀铜层与SiC颗粒的结合力;同时对比了微米级SiC颗粒镀铜前后对锌基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了镀液中配位剂、pH值、还原剂等对铜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配位剂、还原剂含量的增加,单位时间内微米级SiC颗粒表面镀铜层的质量先增加后降低,pH值的升高显著降低了镀铜的诱导时间;可实现微米级SiC颗粒表面化学镀铜层的均匀镀覆,且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62.
以水热合成的一维γ-AlOOH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高Na-β"-Al_2O_3相相含量的电解质材料,研究了前驱体形貌及烧结制度对Na-β"-Al_2O_3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OOH经预烧后的产物形貌为一维棒状形貌,良好的拓扑继承γ-AlOOH前驱体的一维形貌,经高温固相反应形成Na-β"-Al_2O_3相后无法进一步继承前驱体的一维结构,得到具有层片状结构的Na-β"-Al_2O_3材料。预烧可以提高β"-Al_2O_3相含量,当预烧温度为1 100℃时,β"-Al_2O_3相含量达95.7%,300℃时的电导率为0.017 S?cm~(–1)。  相似文献   
63.
含铋多元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催化性、光催化性、离子传导性、高温超导性等,在数字存储、催化剂、固态电解液、气敏传感器、高温超导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对含铋多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含铋多元金属氧化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光盘盒上盖的注塑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塑件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运用模糊理论中的综合评价法,以塑件成型后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体积收缩率和表面缩痕指数3个目标值为基础,构建出了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对综合评价指标的极差分析,得到模具温度、填充时间、保压参数、熔体温度及冷却时间等注塑工艺参数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因素水平影响趋势图分析得出了最优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方案,并对该工艺方案进行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65.
为改善单一类型染料对海岛型锦纶超纤PU革的染色效果,采用了分散染料与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方法.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S值和上染率的考查,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并探讨了染色顺序、固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酸性后分散染色,且2种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以APA固色效果最佳,染前加入使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可提高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至3级以上,并可小幅提高K/S值.  相似文献   
66.
梁博  韩凤兰 《佛山陶瓷》2013,(12):24-27
本文利用研磨机将氮化硅(Si3N4)粉体研磨至亚微米级,并分析分散剂对Si3N4颗粒粒度的影响。从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六偏磷酸钠(SHMP)和Darvan—C这三种分散剂对亚微米SbN4分散性能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TMAH、SHMP和Darvan—c都有很强的抑制沉淀的作用,对亚微米Si3N4的分散效果较好。SHMP的加入量在1%时出现最佳值,随着加入量的逐渐增加,亚微米Si3N。的分散效果也逐渐变差。比较这三种分散剂,0.4%的Oarvan—C对亚微米Si3N4的分散效果优于1%的SHMP和0.8%的TMAH对Si3N4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67.
以宁夏钢铁集团转炉钢渣为研究对象,利用氧化重构工艺使转炉钢渣中无磁性富铁相向磁性镁铁尖晶石群发生转变.探索了高温重构工艺对重构钢渣中矿物相演变的影响规律,并对重构钢渣的水化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于重构钢渣中镁铁尖晶石群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氧化重构温度越高,尖晶石群产量越多,且在重构温度为1300℃时镁铁尖晶石群产量达到最大值.重构温度的提高还对钢渣水化活性的改善具有有益作用.除1250℃重构钢渣之外,其余温度重构钢渣的水化活性相较于原钢渣都有了显著提升.经1350℃高温重构后,原钢渣的72 h水化累积放热由16.07 J·g-1提高为22.39 J·g-1.  相似文献   
68.
聚对二甲基苯类(Parylene)涂层是一种具有优异防护性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以一氯对二甲基苯二聚体为原料,利用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聚一氯对二甲苯涂层(Parylene C)。利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得Parylene C涂层与H_2O的接触角为114.04°,表明Parylene C涂层有着较优异的防水特性。以涂覆Parylene C涂层的铜片为工作电极,通过对电极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开路电位(OCP)和塔菲尔(Tafel)曲线对涂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元素的存在有效地的阻止氧气和其它腐蚀性气体的通过,使得Parylene C涂层对铜片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了10~(-7.5)A/cm~(-2)。  相似文献   
69.
借助双丝电弧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高硬度、高强度的FeNi(WC)复合涂层,并对涂层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截面显微组织形貌,并用其配置的X射线能谱(EDS)对涂层不同区域进行能谱分析,确定涂层中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进行相组成分析,并使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定涂层的孔隙率,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了基体和涂层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双丝电弧喷涂技术所制备的FeNi(WC)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组织均匀致密,涂层中含有部分孔洞和裂纹,但对基体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FeNi(WC)复合涂层中主要物相为Fe和Ni组成的金属固溶体化合物FeNi、Fe_3Ni_2和硬质相WC、W_2C。基体平均显微硬度为213 Hv_(0.1),涂层平均显微硬度高达714 Hv_(0.1),约为基体硬度的3~4倍。涂层EDS面扫描得出涂层中元素均匀混合分布,C和W均匀分布在Fe和Ni元素之间,O元素的存在是喷涂过程中氧化所致。FeNi(WC)复合涂层是由Fe、Ni、C和W等主要元素组成的粘结相和硬质相交叉分布形成的典型层状结构,粘结相中弥散分布的硬质相使得涂层的硬度及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0.
油管四通是采油树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强度和刚度是保证采油树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生产厂家在其制造过程中,都必须对其关键部件进行强度试验。以某厂生产的油管四通为例,建立了本体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ANSYS平台,对工作和静水压试验工况下的油管四通本体结构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局部存在高应力区域,但总体上该设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