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05篇
  免费   3495篇
  国内免费   1985篇
电工技术   1702篇
综合类   4325篇
化学工业   9910篇
金属工艺   2048篇
机械仪表   2861篇
建筑科学   4089篇
矿业工程   2761篇
能源动力   776篇
轻工业   4363篇
水利工程   600篇
石油天然气   4203篇
武器工业   617篇
无线电   29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32篇
冶金工业   623篇
原子能技术   77篇
自动化技术   4895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1349篇
  2021年   2462篇
  2020年   2366篇
  2019年   2179篇
  2018年   909篇
  2017年   1243篇
  2016年   1531篇
  2015年   1932篇
  2014年   2965篇
  2013年   3048篇
  2012年   3410篇
  2011年   3554篇
  2010年   3259篇
  2009年   3496篇
  2008年   2935篇
  2007年   3066篇
  2006年   2600篇
  2005年   1841篇
  2004年   1408篇
  2003年   1169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王腾  张哲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21-1927
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作用机理是研究桩土摩擦疲劳的关键。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粉土界面的剪切性能,使用改进的剪切试验装置在恒刚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循环次数、累积位移和法向刚度对其摩擦疲劳性能、循环后单调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在初始10个循环内随循环数增加快速衰减,随着循环进行,逐渐趋于稳定;单次循环内在剪切位移方向变化时,土体呈现表现出剪缩-剪胀-剪缩交替现象,总体变形呈现剪缩的趋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随法向刚度增大衰减速率增大,达到稳定的累积循环位移越小;粉土循环后的单调剪切、法向应力恢复的单调剪切的剪应力比小于首次单调剪切试验值,且法向应力恢复的循环后剪切试验的剪胀程度较小,表明循环剪切过程中界面处粉土颗粒棱角破碎,颗粒变得光滑。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累积位移、法向刚度和初始应力相关的无量纲累积位移,建立了法向应力和界面摩擦角随累积位移的衰减方程。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垂直轴水轮机叶片翼型形状对叶片空化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条件下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翼型,以及相同相对弯度不同相对厚度的翼型做了空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薄、厚两种翼型,随着相对弯度增大,空化现象越易出现。相同相对弯度不同相对厚度的对称、相对弯度不为零的两种翼型,随着相对厚度增大,空化现象越易出现。同时监测了不同情况下翼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考虑到空泡的出现对翼型升力和阻力有所影响,将能量转化参数中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升阻比与空化性能结合起来讨论。并将翼型按照相对弯度与相对厚度分组,分别探讨了相对弯度和相对厚度对翼型空化的影响规律,翼形相对厚度相同时,相对弯度越大,或者翼形相对弯度相同,相对厚度越大,则更容易空化。  相似文献   
46.
我国已探明2 000 m以浅煤炭资源储量中埋深超过千米的储量占53.3%。深部矿井开采处于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高瓦斯以及强烈开采扰动("四高一扰动")的复杂环境,面临着巷硐及采场围岩突变、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加剧、煤炭提升效率低等难题。科技部于2018年立项开展"深部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旨在创新与发展深部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及工程建设体系。本文紧密围绕深部煤矿充填开采岩层控制,超大断面密集硐室群围岩连锁破坏失稳,井下受限空间煤矸精确分离3个关键科学问题,在系统阐述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化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总体框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目前取得的最新进展。具体包括: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框架体系、井下矸石少量化选择性回采、煤矸全粒级水介精确分离、超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深部充填开采岩层控制与新汶矿业集团新巨龙煤矿工程示范建设等6个方面。研发的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化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及装备体系可为我国深部煤矿高效生产与绿色矿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