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本研究团队提出的"铁矾渣活化焙烧-稀酸酸浸-酸浸液磷酸除铁-除铁后液提In和Zn"新工艺,本文重点研究磷酸除铁滤渣物性及热分析动力学。通过XRD、IR、TG-DSC等对磷酸除铁滤渣的组成和物相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除铁滤渣为FePO_4·2H_2O,滤渣平均直径12.6μm。采用FWO、KAS两种等转化率法求得滤渣磷酸铁水合物脱水反应的活化能为47.28~52.88kJ/mol。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Y2O3粉体工艺的焙烧过程中粉体易团聚问题,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沉淀剂沉淀获得的纳米碱式碳酸钇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焙烧条件对Y2O3形貌和粒度的影响以及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在煅烧温度860℃、升温速率5.375℃/min、焙烧时间1 h的条件下,得到D50=0.050μm,(D90―D10)/(2D50)=0.98,分散性良好的纳米Y2O3,其形貌与前驱体碱式碳酸钇相似。碱式碳酸钇前驱体(Y(OH)CO3·H2O)焙烧制备纳米Y2O3粉体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Y(OH)CO3·H2O分解生成Y(OH)CO3,该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为90.23 kJ/mol,指前因子A为7.46...  相似文献   
13.
对深海粘土中稀土元素钇的酸浸过程进行了探讨, 考察了酸种类、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因素对深海粘土中稀土元素钇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酸与硝酸浸出效果相近, 均明显优于硫酸;最佳浸出条件为: 盐酸浓度2 mol/L、液固比4∶1、温度60 ℃、浸出时间60 min, 此时钇浸出率可达94.53%。  相似文献   
14.
氢能是替代化石燃料的首选新能源之一,氢气的安全、经济、高效储存是制约氢能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固体储氢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储氢技术,本文综述了主要固体储氢材料的优缺点,总结了现有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未来储氢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磷酸铁法对深海粘土硫酸浸出液进行除铁试验,考察磷酸用量、终点pH、沉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与中和除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磷酸铁法除铁最佳条件为:磷酸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除铁温度30℃、终点pH=2.5,除铁率达94.77%,重稀土Y~(3+)损失率仅1.37%,与中和沉淀法相比,除铁效果相近,但Y~(3+)损失率明显降低,且具有反应快、易过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SiO、丁苯橡胶(SBR)及石墨烯为原料,通过高温歧化、机械球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解后的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 807mAh/g,1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高达1 349mAh/g,库伦效率为99.1%,循环稳定性远高于SiO_x/C和SiO_x/C/graphene前驱体,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球磨-热解工艺制备了Si/C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对Si/C复合负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电极的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球磨可以将纳米硅颗粒均匀分散于石墨基体材料表面,同时,葡萄糖热解后形成的无定形碳使两者紧密结合。球磨3h合成的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以100mA/g的电流密度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4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75.6%,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34.2%。  相似文献   
18.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采用球磨-热解工艺制备了一系列Si/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经不同的热分解温度得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衍射峰基本与原料硅和石墨的衍射峰相符。随着热分解温度的升高,硅颗粒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并与石墨及无定形碳层交错起来形成微孔结构,直接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热分解温度为1000℃时,合成的Si/C复合负极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较好,首次充放电效率可以达到73.1%,以100mA/g放电,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9.7%,以200mA/g放电,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仍可以达到87.8%。  相似文献   
19.
以氧化铜钴矿为原料,先通过焙烧预处理、高压酸浸的方法获得含钴浸出液,然后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考查搅拌时间、溶液温度及沉淀终点pH值等对沉淀除铁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作氧化剂,可促进杂质铁的沉淀分离.在溶液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120 min、沉淀终点pH值为3.5的条件下,杂质铁的去除率可达99.42%,以渣含钴计钴损失率为0.08%,较好地实现了含钴浸出液深度除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同时采用水杨酸钠和氨水作为络合剂,通过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合成了Ni_(0.80)Co_(0.15)Al_(0.05)(OH)_2前驱体,然后在750℃下烧结,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0)Co_(0.15)Al_(0.05)O_2。通过对混合硫酸盐溶液及Ni-Co-Al-C_7H_5O_3Na-NH_3-H_2O平衡体系作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盐溶液中,Al~(3+)几乎完全被水杨酸根离子络合,在混合盐溶液泵入底液后,又能缓慢释放出Al~(3+)参与共沉淀反应;在共沉淀反应的最佳范围pH=10~11.5,最佳氨水浓度c(NH3)=0.1~0.3 mol/L范围内获得球形Ni_(0.80)Co_(0.15)Al_(0.05)(OH)_2前驱体,以该前躯体合成LiNi_(0.80)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0.2 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5.1 mAh/g,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6.7%,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