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轻工业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广西轻工业》2016,(6):137-138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化工程实习的教学管理和引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2.
《合成纤维》2021,50(6):1-5,57
为探究纤维的絮凝分散特性,对聚丙烯和聚酯纤维悬浮液进行流态化测试,探索了两种纤维悬浮液中纤维网络交织强度、临界湍流雷诺数与悬浮液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并计算得到能量耗散因子与纤维悬浮液网络交织强度间的定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纤维悬浮液的剪切屈服应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呈指数式增大,临界湍流雷诺数与纤维质量浓度间呈正相关变化关系,其能量耗散因子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与剪切屈服压力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3.
以碱法提取半纤维素后的漂白蔗渣浆为原料,研究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过程,探讨半纤维素含量对不同氧化程度漂白浆TEMPO氧化过程及氧化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剂用量充足的情况下,减少纸浆中的半纤维素含量有利于加快氧化速率并延长氧化时间,从而促进羧基的生成,并且氧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半纤维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氧化剂进入纤维内部,不利于TEMPO反应的进行。由于氧化降解反应,纸浆中半纤维素含量的减少以及氧化剂用量增加,会使氧化后浆料的聚合度和得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4.
《应用化工》2022,(10):2422-2426
通过简述厌氧颗粒污泥基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颗粒污泥直接法和改性法的优缺点;突出了颗粒污泥基复合吸附材料的优良性能。指出了目前厌氧颗粒污泥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涉及的吸附机理、动力学参数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展望了厌氧颗粒污泥基复合吸附材料在废水综合治理方面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65.
松厚度作为烟草基片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对烟草薄片的透气度、吸收性和最终卷烟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提高基片的松厚度,不仅可改善基片对涂布液的吸收性,卷烟的抽吸性能与填充值,而且也有助于实现烟草薄片轻量化,降低烟丝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本文结合近年来造纸法烟草薄片发展的新技术,从原料组分调控、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总结了提高烟草基...  相似文献   
66.
为了提高蔗渣半纤维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单体对蔗渣半纤维素进行改性,制备出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羧基化半纤维素材料。同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同步热分析仪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表征,并且探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浓度和温度、溶液pH以及吸附时间对改性半纤维素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化半纤维素在35℃下150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其最优的吸附pH值为6.0,吸附浓度为500mg/L,此时对Pb~(2+)的吸附量达最大98.5mg/g。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总结纳米ATO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分别从液相法、固相法、气相法等三大类对纳米ATO的制备方法优缺点进行阐述总结,并结合ATO的透光和隔热特点对其应用现状进行详细描述.结果 液相法所制备的纳米ATO纯度高、均匀性好,是目前制备纳米ATO最常用的方法,并在特种包装以及隔热薄膜和涂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结论 化学接枝和结构改性能改善纳米ATO粒子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分散,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拓宽纳米ATO的应用范围,这也是未来纳米ATO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8.
高琳  易凯  蔡锋  徐胜华  吴敏  鲁鹏 《包装工程》2020,41(7):125-133
目的研究光学系统领域内用于监测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新鲜度的可视化智能包装技术手段,掌握相关原理,从而减少食物浪费。方法简述智能包装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阐明智能包装指示食物新鲜度的现状,根据食物不同特点,对几种不同指示新鲜度的应用进行阐述。结果智能包装的应用便于食品质量检测,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了包装的智能性和信息性,促进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发展。结论智能包装有助于消费者对食物可食性的判断,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食物的浪费。智能包装在国内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包装科研者的不懈努力,才能促进智能包装在食品领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9.
高琳  鲁鹏  吴敏  陈顺利  孟志谦 《包装工程》2020,41(15):134-141
目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PLA膜以提高其亲水性及粘附性,为制备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的放电电压(50~175V)和放电时间(10~50s)对PLA膜表面亲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测定PLA膜表面接触角及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剥离强度,分析亲水性及粘附性的变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微观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PLA膜表面由疏水性向亲水性转变的机理,并对PLA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PLA膜在低温等离子体条件(放电电压为125V、放电时间为40s、电极距离为4.5cm,氧气流速为1 mL/min,真空度为16.0 kPa)下处理后,其亲水性及与纳米纤维素膜的粘附性达到最佳。此时,PLA膜的接触角由90.0°降至42.4°,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剥离强度为39.5 N/m。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PLA膜表面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且处理后的PLA可较为牢固地与纳米纤维素膜粘附在一起,从而为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LA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0.
刘仁  鲁鹏  吴敏  黄崇杏 《包装工程》2019,40(7):51-59
目的介绍纳米纤维素在包装中的应用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纳米纤维素在改善包装材料气体阻隔性能方面的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及作用效果,并对纳米纤维素在气体包装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归纳整理国内外文献,简单介绍纳米纤维素的基本性能和制备,以及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重点整理分析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在阻隔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与进展。结果纳米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可降解、可再生以及高结晶度等优良特性,在包装材料中加入纳米纤维素可以显著提高包装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结论随着对纳米纤维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纤维素在气体阻隔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