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84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206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83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87篇
轻工业   955篇
水利工程   14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21.
氟吗啉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海荣  蔡磊明  王小奇  王捷 《农药》2006,45(1):47-48
研究了氟吗啉对家蚕的胃毒、触杀、熏蒸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家蚕2龄起蚕胃毒毒性的LC50为10548.4mg/L;对家蚕触杀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对家蚕熏蒸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与氟吗啉的推荐使用剂量100-200mg/kg相比,氟吗啉对家蚕安全,对家蚕毒性为“低毒”。  相似文献   
22.
苦参生物碱杀虫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袁静  吕良忠  丛斌  张宗俭  王凤宇 《农药》2004,43(6):284-287
以桃蚜等9种试虫为供试靶标,研究了苦参根提取物和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野靛碱的杀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9种试虫中,苦参根提取物对蚜虫的活性最高,其对蚕豆蚜的LC50为20.635mg/L;即使在最高剂量为4000mg/L时,也不能直接杀死粘虫、小菜蛾和棉铃虫。4种生物碱对朱砂叶螨活性均较低,LC50均大于2500mg/L。野靛碱是4种生物碱中杀虫活性最高的,对淡色库蚊、桃蚜、蚕豆蚜、褐飞虱和家蝇的LC50分别为172.431mg/L、207.667mg/L、85.212mg/L、266.179mg/L和763.224mg/L;而且对褐飞虱、桃蚜和家蝇的活性高于苦参根提取物,苦参碱对蚜虫的活性高于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槐果碱对淡色库蚊、褐飞虱和家蝇的活性高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相似文献   
23.
嗪草酸甲酯杀草谱及对大豆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伟  朱秀凤  张春华  纪明山  王威 《农药》2006,45(4):275-277
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除草剂嗪草酸甲酯对24种杂草的活性,田间试验研究了嗪草酸甲酯对大豆安全性和对田间杂草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嗪草酸甲酯在15~20ga.i./hm^2剂量下于温室内茎叶处理对反枝苋、苍耳等阔叶杂草防效在90%以上,。对禾本科杂草和鬼针草等部分阔叶杂草防效在60%以下;在12~15ga.i./hm^2。剂量下于田间茎叶处理对苘麻、藜的防效可达90%以上,对鸭跖草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生的触杀性药害没有影响大豆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4.
以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为例,对由几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剂浊点进行测定,并测了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时的浊点。分析讨论了影响微乳剂浊点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EO加成数增加,微乳剂浊点随之升高;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对浊点的影响都很大,其中乙醇、DMF对浊点都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而正丁醇可明显降低浊点,乙腈随含量的增加对浊点的影响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25.
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玉伟  周玉书  任健 《农药》2006,45(6):418-419
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选用哒螨灵等6种常用杀螨剂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二斑叶螨的卵和雌成螨的LC50均明显大于朱砂叶螨,说明二斑叶螨较朱砂叶螨对供试药剂有更强的耐药性。其中,两种害螨对噻螨酮的敏感性差异相对较小,而对喹螨醚、哒螨灵和阿维菌素等其它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6.
氟吗啉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远 《农药》2006,45(6):424-426
室内离体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沈阳、丹东、彰武3地采集的不同菌株辣椒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的EC50值分别为0.171、0.137、0.097ìg/ml,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的抑菌活性基本一致;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辣椒疫病的EC90值为39.51ìg/ml,活性略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43.38ìg/ml);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及其混剂对辣椒疫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生产上使用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在推荐使用剂量为600~800ga.i./hm2,施药3~4次,间隔8~10d的条件下,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相同剂量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7.
经典的PageRank算法对所有出链网页采用平均分配链出权值的策略,这种方式会导致网页PR值计算的不准确性。通过对链出网页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优化链出权值的分配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ageRank算法使得页面排序的结果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28.
石翠 《软件》2014,(3):68-71
结合条件随机场与伯克利句法分析器对中文专利文献中的单层并列结构进行识别。在经过分词和词性标注的中文专利语料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条件随机场和伯克利句法分析器对专利语料中的单层并列结构进行识别,提取两种机器模型相同的和识别结果中满足相应规则的并列结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识别了专利文献中的单层并列结构,取得了73.09%的F值。  相似文献   
29.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13种助剂对嗪草酸甲酯防除曼陀罗和稗草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无机盐助剂中的硫酸铵、表面活性剂中的有机硅Silwet618、油类助剂中的油酸异丁酯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0.
PLC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采用Modbus协议无线通讯方式将其运用于地域分布广泛的监控环境中,构成无线控制网络,扩大了PLC的应用范围。监控系统按层次结构组织,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便于采集提取重要信息。本文以基于施耐德Quantum PLC的移动变电站为例,对基于PLC的Modbus无线层次结构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