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70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1.
利用自制的闭式循环装置对秸秆类生物质进行热解催化重整实验,探究了水蒸气量、热解温度、催化重整温度对合成气组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元素守恒和热力学平衡计算,建立了生物质催化重整模型,并使用一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玉米秸秆热解气催化重整实验进行了模拟,预测温度、水蒸气添加量和生物质种类对合成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和催化重整温度均为850℃,S/B为1时,合成气的品质最佳;热解炉温度(750~900℃)升高有利于氢气的合成,催化重整炉温度(750~900℃)升高有利于温室气体(CO_2和CH_4)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312.
秸秆光催化解聚技术可以降低秸秆的利用难度,扩大秸秆可利用的范围。文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TiO2双晶薄膜光催化剂,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设计了以原料浓度、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为自变量的玉米秸秆光催化解聚单因素实验,并建立了CdS/TiO2双晶薄膜光催化玉米秸秆解聚还原糖过程的响应面模型。基于所建模型的分析表明,还原糖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原料浓度>搅拌强度>辐照时间”,且三者存在交互作用,搅拌强度与辐照时间的交互影响因素最强。优化结果为原料浓度972 mg/L、辐照时间2 h、搅拌强度71.4 r/min,预计总还原糖产量为326.08 mg/L。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总还原糖产量为314.6 mg/L,解聚还原糖产量为189.6 mg/L,显示出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313.
在高精度多滚轮法大轴径测量中,通过对三个滚轮的冗余测量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辨识出测量过程中的打滑发生段.最后用matlab进行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4.
选择支架用热轧态真空冶炼高钛钢板作为测试材料,通过控制轧制变形程度获得特定结构的马氏体组织,对比了不同轧制变形程度下的钢材组织形貌和TiC析出相变化,同时测试了钢材的力学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逐渐增大热轧变形量后,得到了更细小的晶粒,并且形成了宽度尺寸更小的马氏体板条束;形成的TiC颗粒尺寸更加均匀且显著缩小,并实现充分碎化且分布均匀;形成了比例更大、粒径不超过Φ15 nm的TiC颗粒,奥氏体的变形程度也明显增大,生成了更细小的纳米TiC颗粒;试样获得了更高的拉伸强度与屈服强度,形成了更大的非均匀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则保持恒定,试样的冲击性能也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315.
土样含水量快速测定传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土壤含水量的速测受土壤电导和土壤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确保测试精度是实现土壤含水量速测的关键。首先分析了土壤含水量速测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从低成本快速测试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实现土样含水量测试的电容传感技术、传感器结构和原理,并给出了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使用速测技术设计而成的测定仪器测试结果与常规烘干称重法对比,其精度达到土样含水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16.
《应用化工》2022,(9):2427-2431
为处理净化印染废水,以枣木炭为原材料,利用KOH溶液在水热反应釜中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并考察其物理特性及吸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枣木炭经水热碱改性处理后,BET比表面积和孔数量都有所增加,其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也明显提高。改性处理效果最好的枣木炭在10 min内亚甲基蓝吸附量可达70.491mg/g,较未改性前提升了239.5%。此外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改性枣木炭吸附亚甲基蓝以化学吸附为主。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