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LDI-MS)和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CID-MS/MS)分析大碳笼富勒烯D_(3d)(3)-C_(96)的电离特征和分子离子的碎裂、内嵌加和反应行为,并利用MALDI和LDI对大碳笼富勒烯D_(3d)(3)-C_(96)的分析分别采用软电离和硬电离方法。结果表明:在LDI方法中,随着激光强度增加,D_(3d)(3)-C_(96)失去C2单元的系列碎片离子中,C+92、C+88、C+82、C+70等碎片离子表现出"魔数"现象;在CIDMS/MS方法中,不仅观察到D_(3d)(3)-C+96连续失去C2单元形成一系列碎片离子,而且还观察到该大碳笼富勒烯离子经碰撞将氦(He)内嵌入其碳笼内,进而再断裂成相应的碎片离子。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微通道内醇胺[单乙醇胺(MEA)和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和1-羟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C2OHmim][GLY])]复配水溶液吸收CO2的传质特性。考察了醇胺/离子液体浓度比(cAAcIL)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发现kLa随反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为进一步阐释复配水溶液吸收CO2的传质机理,分析了比表面积、扩散速率、增强因子和液弹循环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复配溶液中,反应速率和循环频率(fcir)分别在低流率和高流率下对传质速率起主导作用。kLa可表示为fcir的函数,低气相流率下kLafcir呈线性关系,斜率与反应速率成正相关,高气相流率下,液弹循环因膜弹传递困难而对整体传质速率的影响减弱,kLafcir呈指数关系,幂律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93.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由于具有器件制造简单、可拉伸、相对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开关电流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保健产品、水处理和食品检测等领域。然而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材料往往受限于沟道材料的低化学稳定性以及低电子和离子迁移率等。共价有机框架(COF)由于具有稳定的共价键、良好的面内π-π共轭以及面外有序结构有望成为新一代的OECT沟道材料。文章通过一种表面引发方法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COF薄膜,并用于OECT器件的组装,具有约100倍的开关比、0.4 V的低阈值电压和0.53 cm2/(V·s)的场效应迁移率。该研究结果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94.
以普通高强型GHT、高模低缩型HMLS和高强超低缩型SLS涤纶工业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活化油剂上油及干燥条件对纤维力学、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处理(75℃)后涤纶工业丝的线密度和结晶度增大,而断裂强度、杨氏模量、热收缩性能、声速取向因子及声速模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断裂伸长率未有明显变化。上油处理后,涤纶工业丝的线密度增大,断裂强度、杨氏模量、热收缩率与热收缩力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未有明显变化。GHT和HMLS涤纶工业丝上油处理后的声速取向因子和声速模量较原丝均有上升。对比其他两类工业丝,SLS涤纶工业丝经上油和干燥(75℃)后,力学强度和模量损失有限,热收缩率降低明显,尺寸稳定性好,结晶度增加,更适合用于涤纶工业丝的活化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95.
为解决MnO2在锌离子电池充放电中导电性差的问题,将MnO2与碳纳米纤维复合以提高MnO2的导电性,通过微观核壳结构的设计改善MnO2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问题。以静电纺丝和退火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碳纳米纤维,采用湿化学方法和水热法使KMnO4在碳纳米纤维的表面还原为MnO2。XRD证实了α-MnO2和β-MnO2的存在且无杂质产生,SEM照片显示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C@MnO2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 A/g恒流充放电下,循环100次仍有83%的容量保持率,且可提供163.89 mAh/g的可观比容量。该长循环性能得益于碳纳米纤维与MnO2的协同作用,导电性的碳纳米纤维作为骨架促进了电子转移动力学,而MnO2纳米片提高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促进了Zn2+扩散。此外,MnO2与碳纳米...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阳离子可染聚酯流变性能,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以及旋转流变仪对特性黏度相近的普通聚酯及阳离子可染聚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可染聚酯熔体与普通聚酯熔体一样表现出剪切变稀现象,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强极性磺酸基的引入使得分子间作用力变强且与基质极性的差距会使磺酸基之间聚集形成离子聚集体,所以阳离子可染聚酯熔体的黏度、结构黏度指数更高。可逆的离子聚集现象使得阳离子可染聚酯熔体对于温度、剪切速率的变化更加敏感。同时口模直径的增大使得熔体流动阻力、入口收敛流动、黏性耗散减少,造成阳离子可染聚酯熔体的剪切黏度上升,非牛顿指数增大,黏流活化能下降。旋转流变仪的实验结果说明,阳离子可染聚酯处于高温环境下时,磺酸基发生聚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引起黏度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7.
为改善细菌纤维素(BC)干燥薄膜(简称干膜)的力学性能,在保留BC原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溶剂置换、热压工艺首先制得BC干膜,进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机械剥离法制备高强度纳米纤维膜(NFM),对所得NFM的结构、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加捻NFM的方法制得BC纤维,并且通过在加捻前复合碳纳米管(CNT)得到了应变传感纤维。结果表明:一次(1st)、二次(2nd)和三次(3rd)机械逐层剥离得到的NFM厚度逐渐降低,分别为8.0、6.5、5.0μm; 3种NFM的吸水率较BC干膜均显著增加,其中3rd-NFM的吸水率最高,为2284%,是BC干膜的2.4倍;3rd-NFM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38.0 MPa,为BC干膜的11.7倍;通过对人体运动(包括手指、手腕的弯曲和吞咽动作)的监测表明,CNT赋予了BC/CNT纤维良好的电阻响应性,使其在0~2%的相对电阻变化范围内,具有较好应变传感性能,拓宽了该纤维在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
新一代柔性高效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具备质轻、可溶液加工等特点,为柔性可穿戴电子供能,在可穿戴领域潜力巨大。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ic acid, PEDOT:PSS)是一种典型的导电高聚物,具备高导电性能、高透明性、强机械柔性等特点,在柔性太阳能电池中应用广泛,也是影响柔性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PEDOT:PSS作为电极、空穴传输层在柔性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总结提升PEDOT:PSS相关性能的方法,并对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针对现有的聚乙烯(PE)原料熔体流动性能差、熔融指数低、熔喷成纤困难等问题,以纺丝级线性低密度PE为原料,采用低分子质量聚乙烯蜡(PEW)增塑和催化断链降解协同法,制备了多系列熔喷用高熔融指数聚乙烯(HMI-PE)母粒,分别对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制备了PE熔喷材料(PE-MBs),对PE-MBs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红外透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W质量分数的增加,HMI-PE的分子质量下降、熔融指数不断增大,呈现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但HMI-PE母粒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当PEW质量分数大于30%时,HMI-PE母粒的可达200 g/(10 min)以上(230℃),呈现良好的熔喷可纺性和力学性能。PE-MBs的红外透过率超过92%,具有优异的中红外透过性能。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溶胶凝胶法,探索了合成纯相Na3Zr2Si2PO12的条件,XRD分析表明前驱体中Na和P均过量10%时,在1050℃下烧结得到了纯相的Na3Zr2Si2PO12,而P不过量时,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少量的ZrO2杂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Na和P均过量10%时,烧结得到的陶瓷片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了5.4×10-4S/cm,比P不过量时烧结得到样品的离子电导率(室温时为3.7×10-4S/cm)要高。进一步分析可知高温下P的挥发造成ZrO2杂质相的析出,从而使得离子电导率降低。与固相法相比,溶胶凝胶法需要的烧结温度更低,且制得的样品的离子传导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