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27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余凡 《包装世界》2021,(2):63-64
人类学是西方早期兴起的学科,而艺术人类学是人类学学科的延伸,艺术人类学批评主要从两个方向度展开,其一为立足人类学的艺术文化研究,强调参与和观察的美术批评;其二为对地方性审美的探索与体系建立,关注弱势民族美术,把握当代艺术的自由与多元性.在当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的美术现象对美术批评提出了挑战,美术批评方法必须对全球化的背景所发生的美术变化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42.
曲歌作品     
正~~  相似文献   
43.
44.
45.
本文首先就建筑、环境、禅文化等相关概念作了一个初步的阐释;接着概略地分析了中国禅文化的发展和及其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及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着重就中国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如何承传与发扬中国禅文化,设计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环境艺术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进而指出重塑精神家园将也必将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46.
唐玉娟 《绿色包装》2024,(3):164-167
包装设计是信息传达与艺术意蕴的形式组合和延伸。本文从美学视角探析英文字体在的包装中的应用,基于英文字体形态演变过程产生的美学力量,从信息空间、视觉节奏、情感氛围三个角度分析当下包装中英文字体的具体表现,探讨文化交融背景下,包装设计中英文字体的创意手法与设计原则,为处于新时代繁重信息处理环境下的设计师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7.
文章旨在探析湖南安仁米塑的艺术特征以及民俗变迁.通过实地田野考察、人物访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析安仁米塑传承人何陆生米塑作品,其呈现出绿色自然的制作原料、"七塑三彩"的塑作工艺、本真质朴的艺术语言三大原生态特征.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安仁米塑显现出"神农·祭祀·农耕之间的千丝万缕""商业·审美·民俗之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48.
旨在探索符合生态美学的城市空间营造方法,首先分析中国生态美学理论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营造原则,并从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意境营造以及本土文化的可识别性3个方面来探讨城市空间的营造方法。研究得出: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主要由马克思生态审美观、中国传统生态美学理论以及西方生态哲学和美学3部分构成;探索生态美学下中国城市空间的营造方法,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和谐共生以及文脉延续3个原则。空间营造的方法有3条:一是可以通过植物、水以及土地资源三者的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和综合治理对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进行营造;二是可以通过主题确定、序列安排、象征隐喻来对城市空间进行意境营造;三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因势利导和对历史人文景观的古为今用,对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进行营造,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49.
吴余青 《湖南包装》2023,(3):23-25+43
文章旨在探索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审美意蕴的表达方法。研究认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内涵可以从公共空间营造的指导思想、形式美表达方式以及公共空间营造方法 3个方面来解析;其审美意蕴的内涵包括自然美、形式美和意境美3个方面;研究得出城市公共空间审美意蕴表达方法有3种:一是生态优先和可持续性的自然美表达方法;二是秩序与变化的形式美表达方法;三是空间叙事与意境美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0.
胡铭 《湖南包装》2023,(6):191-193+205
文章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将湖湘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认为除了在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上融入湖湘传统文化内容,还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校园媒体作用、强化学生网络行为管理、组建专业的网络工作队伍和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评价体系5个方面将湖湘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教育中,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