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21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39篇
机械仪表   147篇
建筑科学   18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358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敏 《工业建筑》2005,35(Z1):613-614
岭澳核电重件道路施工中所遇到的38m的观景平台在大亚湾核电站占有重要地位,在工程施工中发现边坡坡体陡峭,无法达到规范规定的稳定要求,故采取了加固措施。采用抗滑稳定计算的分析方法,对边坡加固的必要性及实施加固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调试启动工作是核电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工程的顺利投入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调试工期过长,则会导致核电工程不能按期交付使用,从而对整个核电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主要探讨了核电工程项目调试工期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有别于现有侧重于研究结构具体构件(梁、柱及支撑等)的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提出应直接从整体开展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框架结构转换成"等效剪切型"结构,数值分析表明,结构具体构件出现损伤(即刚度发生退化)时,会引起受影响层的等效剪切刚度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采用层等效剪切刚度变化率与层抗侧刚度作为指标来进行结构损伤定位与损伤程度评定.通过大量的框架结构数值模拟计算,归纳出了一套能将损伤定位到结构层及从整体来评定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核电主设备用密封垫片国产化研制,本文就试验验证装置进行研究,采用模拟实际运行工况条件并将获得的试验温度一压力曲线与实际运行过程进行对比,验证密封性能及可靠性,表明该试验方法用于核电主设备用密封垫片的验证试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上浮式装置力学分析中选用不同截止频率阈值得到重构的冲击载荷对结构响应结果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ble Mode Decomposition, VMD)方法得到冲击载荷各本征模态函数、对应频谱的特征频率和最大加速度幅值。选取不同的截止因数,重构得到不同的冲击载荷。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截止因数为0.01时,重构的冲击载荷动力学响应与原始冲击载荷动力学响应基本保持一致;在保证足够的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当截止因数选0.20时,可获得更低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7.
概述窄间隙热丝TIG焊在CPR1000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与接管安全端焊缝上的具体应用。针对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与接管安全端焊缝射线检测不合格问题,从变位器装配精度控制、焊接操作、气体保护控制等方面找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制定多项整改措施并逐项落实,大幅提升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与安全端焊缝焊接质量和焊后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为国内核岛主设备窄间隙TIG焊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稳压器接管热丝TIG堆焊频发无损检测不合格事件,发现焊缝道间和层间未熔合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检查发现焊接工艺参数匹配性和过程控制存在问题。从焊缝成形、搭接量入手,计算和匹配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等工艺参数,优化调整焊缝搭接量,经工艺试验验证,优化后工艺参数及过程控制措施成功解决和避免了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高了接管热丝TIG堆焊无损检测合格率,确保设备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分析给水泵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给水泵系统核心装置液力偶合器的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分析传统PID控制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ID控制器—自适应变参数PID控制器,并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际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的控制器能同时综合多套传统PID控制参数的优点,控制性能良好.实际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改进的变参数PID控制器在工业现场具有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