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648篇
化学工业   13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056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2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膨胀剂、减缩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存在的收缩开裂风险高等问题,研究膨胀剂、减缩剂对UHPC自收缩性能的影响,开展单掺膨胀剂或减缩剂UHPC的扩展度、基本力学性能及自收缩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膨胀剂与减缩剂双掺后的减缩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剂或减缩剂单掺均提高UHPC扩展度;膨胀剂或减缩剂单掺均降低28 d抗压强度;掺膨胀剂、减缩剂UHPC的28 d自收缩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发展期、缓慢发展期、平稳期;单掺膨胀剂或减缩剂均有效抑制UHPC各阶段的自收缩,其中,膨胀剂HP-CSA质量分数为6.0%时减缩效果最佳,28 d减缩率达93.6%,减缩剂SBT?-SRA(I)质量分数为1.5%时减缩效果最佳,28 d减缩率为43.0%;膨胀剂与减缩剂双掺时未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针对青海地区气候条件和当地农村土坯建筑特点,采用傅氏级数表达室外综合温度函数作为墙体外侧热工分析的边界条件,基于墙体热工系统理论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土坯墙保温改造前后的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并通过谐波反应法计算改造前后墙体的净失热热流和内表面波动温度。结果表明,节能改造后的墙体失热热流有很大程度的减小。总体来说,改造后的土坯墙体节能率高达74%以上,且内表面温度有3.4~4.7℃的提高,不仅可提高室内辐射场温度,而且使得室内辐射场更加趋于均匀,可增加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同时这些研究和分析可为新型民居的设计提供量化依据与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3.
异型塑钢纤维-砂浆界面粘结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柔性粗纤维的拉拔试验,重点研究了异型塑钢纤维—砂浆界面粘结力。试验表明,异型塑钢纤维在普通强度等级砂浆中的临界埋置长度约为15mm;界面粘结强度在早期提高迅速,在养护6d后基本达到最大,且不同埋置长度的粘结强度基本为一常数3.06MPa。同时,通过对拉拔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初步建立柔性异型纤维的拉拔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理论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地铁环境热舒适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以长春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研究对象,对地铁内的热环境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参与实测的受试者进行实时问卷调查.基于实测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长春市地铁站内夏季与冬季的热环境状况和地铁乘客的热感受状态,给出了车厢内的热中性温度,为地铁热环境的设计及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巨型滑坡全球不常见,但是破坏性极强,其识别对于加深区域构造背景的认识,防灾减灾和工程建设均有指导意义。基于遥感解译、无人机地形测绘和现场调查,报道了新发现的八宿巨型滑坡及其残留堆积体特征,初步分析了成因机制与演变过程,估算了滑坡方量。主要结论如下:(1)八宿滑坡发育于怒江缝合带的夏里-八宿裂谷带内,岩性以古生界加玉桥岩群大理岩组和侏罗系马里组变质砂泥岩为主,上部岩层产状为陡倾顺坡向,下部岩层产状为陡倾逆坡向,岸坡结构总体上为上硬下软;(2)滑坡区横跨冷曲的左右两岸,长约7200m,宽约4800m,面积约22.5km2,估算方量约35×108m3,目前残余方量约14×108m3,是国内已经确认的方量最大的滑坡;(3)滑坡极可能属于历史地震诱发的高速堵江滑坡,堰塞坝高度约185m,堆积体碎裂化严重,且在冷曲右岸爬升超过600m。滑坡形成后,堆积区历经了堰塞坝溃决、多拉寺次级滑坡、泥石流堆积与冲刷、表面流水冲刷等改造过程,但是滑坡地貌特征整体保存良好。由于滑坡和泥石流堵江,冷曲在滑坡区先后两次改道;(4)从滑坡与冷曲的演变过程来看,推测滑坡的发生时间应在晚更新世。即八宿滑坡为古滑坡;(5)八宿巨型滑坡的发现说明迄今为止我们对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的认知仍然十分有限。川藏铁路等工程建设应加强基础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论证,确保施工与运行期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水合二氧化锰混凝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威  杨艳玲  陈杰  李圭白 《化学与粘合》2006,28(6):416-418,434
以高锰酸钾还原法制备的水合MnO2对模拟原水进行了混凝实验,探讨了水合MnO2作为新型净水剂在给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水合MnO2粒子的结构及界面性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除污染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该水合二氧化锰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晶型为δ-MnO2、比表面积为151.422m^2/g。在较低投量时(2~3mg/L)即表现出对原水的优良的混凝效能,可使滤后水浊度降至1NTU以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结构抗浮水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结构抗浮水位方面研究成果虽然很丰富, 但分歧很大, 不仅直接影响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也造成了研究工作自身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为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水文学、水力学和土力学等科学理论, 分别从抗浮水位基本概念、抗浮水位分析中两个基本问题(孔隙水压力和远期最高水位)的方法论和抗浮水位分析的技术体系等3个角度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客观分析。在抗浮水位基本概念方面, 根据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理论, 将目前研究成果划分为二维、准三维和三维等3种类型, 提出了各自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了三者之间逻辑关系, 讨论了各自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孔隙水压力分析方法方面, 尤其是孔隙水压力折减问题, 对基于渗流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的经典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评述的同时, 还对当前讨论热烈的基于结合水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评价。在地下水远期最高水位预测方面, 着重讨论了历史最高水位法、基于宏观数据反演法和数值分析法等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需要完善之处。在抗浮水位分析技术体系方面, 以北京地区为例对该类问题作了简要总结与评述。最后, 对抗浮水位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要性评述, 并结合我国国情, 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郝瑞霞  赵曼  陈曦  姚宁  周玉文  程水源 《现代化工》2007,27(Z1):231-234
为分析壬基酚在环境中的积累行为,基于间歇活性污泥实验和质谱解析方法,结合环境水体中NP检测分析,研究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生物降解差异与壬基分支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出水和活性污泥中有3种壬基酚异构体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异构体,生物降解性较差;壬基酚异构体的生物降解性与其壬基取代基的链长、支链大小和数目具有相关性.由于壬基取代基的分支程度差异,活性污泥对壬基酚不同异构体的降解具有选择性,壬基取代基的支链长、数量多时不利于生物降解,容易在环境中积累.  相似文献   
9.
张晓霞  孙国富  房超 《人民长江》2017,48(15):62-65
以山区常见的40°陡坡地形条件下修建4车道高等级公路为例,提出一种环境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结构体系,该体系具有双层行车、山体锚固、边坡支挡和路面支撑等众多功能。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双层行车结构体系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探究其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静力稳定性,对陡坡山体有较强的支护作用;支撑柱和横梁的相交位置是整个结构体系应力较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增加该节点的配筋量以提高强度、改善节点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7,(3):28-32
随着预报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降雨和洪水预报精度的提高和水文过程预见期的增长,水库运用中由对水库汛限水位的静态控制逐步转向动态控制,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研究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确定方法。以岩滩水库为实例阐述了库容补偿法和预泄能力约束法的基本思想,并给出预泄能力约束法的数学描述和计算过程。通过评定岩滩水库短期洪水预报方案精度和预报误差对防洪安全的影响程度,以不增加土地淹没损失为原则,基于洪水预报信息和汛期动态控制水位调度线得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上限值,以原设计汛限水位值为下限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