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94篇
机械仪表   240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9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制造中的工艺方案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为了能够选择最优的绿色工艺方案,提高企业效益,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机械加工绿色工艺方案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决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绿色制造决策框架模型,建立了绿色工艺方案决策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机械加工绿色工艺方案决策模型;最后,以自卸车举升梁的3种机械加工工艺方案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3.
利用CFD软件对逆流降膜蒸发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研究了速度边界层、热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的变化对降膜蒸发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一维逆流降膜蒸发的数学方程编程求解出了对流传热传质的Nu数和Sh数,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出的实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得出了气液流量比Raw、流道的长宽比αL、空气进口无量纲温度θai以及空气进口Re数与Nu数、Sh数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可为降膜蒸发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未知环境下地面的不平坦性和机器人相对障碍物位姿的不确定性会造成障碍物特征提取困难,为了准确检测障碍物特征,采用3维相机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灰度图像和距离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灰度信息和3维信息的"阈值法"进行障碍物区域的提取,并针对3维信息"阈值法"剔除的地面与障碍物过渡区域过多,以及机器人相对斜坡方位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障碍物特征检测不准确,提出区域的恢复算法和表面法线坡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简单、有效、准确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觉导航的高速智能车,提出一种改进的道路快速检测算法。用改进的水平均值投影法划分道路和背景区域,结合边缘检测算子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构成双阈值法对道路区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先验知识改进的霍夫变换,在路面存在阴影和噪声干扰的条件下,能准确地检测车道标识线;对动态预测划分感兴趣区域,采用菱形搜索法进行车道线跟踪,融合初始检测和后续跟踪两层算法循环处理道路图像序列。实车试验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满足智能车高速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轿车侧面耐撞性,设计耐撞性能强的B柱成为主要课题之一.目前的优化方法很难将B柱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同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因此,提出泡沫铝材料填充在汽车B柱内代替B柱加强板的方法,缓冲侧面碰撞冲击.通过建立泡沫铝有限元模型与材料特性分析,确定仿真泡沫铝主要材料参数.进而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要求,建立轿车整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泡沫铝填充后的B柱侵入量和侵入速度都有明显降低.泡沫铝材料塑性变形和整体弯曲变形能够吸收1.51kJ的能量,是B柱加强板的3倍.填充泡沫铝前后仿真结果表明,轿车B柱填充泡沫铝是一种提高轿车侧面耐撞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弱电网因其易发生低频振荡和谐波振荡现象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的阻抗方法更注重于线路阻抗稳定运行点的辨识和回比矩阵的稳定裕度,而不能提供具体的线路阻抗稳定区间。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安全保护映射理论的弱电网线路阻抗稳定区间辨识方法,以求为实际系统规划和相关回稳方法研究提供指导。首先,分别建立交流弱电网的源侧阻抗矩阵和载侧导纳矩阵。然后,对上述互联系统建立稳定禁止区间,并进一步转化为稳定运行区间。其与基于范数的阻抗准则相比,该稳定区间的保守性显著降低。进而,通过镜像、平移和旋转映射互联系统的回比矩阵将线路阻抗稳定区间的求解过程转化为Hurwitz矩阵的辨识问题,并且通过安全保护映射理论直接得到线路阻抗稳定运行区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保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平面磨削热源模型的仿真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削温度场很难通过解析法求解,因此,利用有限元法对磨削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平面磨削温度的仿真研究中,主要采用三角形热源模型进行分析。介绍一种新的平面磨削热源模型(抛物线热源模型),用离散方法研究了两种热源模型,并利用两种热源模型分别对平面磨削温度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通过对淬硬轴承钢GC r15磨削试验,采用热电偶测量了一定磨削条件下接触区的温度。仿真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表明:抛物线热源模型比三角形模型热源模型仿真结果更符合实际磨削温度。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混沌优化算法与免疫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折叠次数无限的自映射X=sin(2/x)产生混沌变量的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自适应变尺度方法不断调整优化变量的搜索空间,同时采用最大循环次数作为控制指标,既保证了寻优的准确性,又保证了算法的快速性.应用该算法对3个测试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将此算法应用于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时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优化算法能有效地减少对训练样本的依赖,同时减少噪音数据对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影响,适用于移动自组网络对于入侵检测系统高检测率、高抗噪能力和低计算延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表征Pb(Zr_(0.52)Ti_(0.48))O_3(PZT)薄膜的横向压电性能,以纯力场鼓包测试模型和铁电薄膜材料压电方程为基础,推导了PZT铁电薄膜的力电耦合鼓包本构模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ZT铁电薄膜,并通过化学腐蚀法获得PZT薄膜鼓包样品。在外加电压为0~14V的条件下进行鼓包测试。结果表明,在纯力场作用下,PZT薄膜的弹性模量和残余应力分别为91.9GPa和36.2MPa;随着电压从2V变化到14V,PZT薄膜的横向压电系数d31从-28.9pm/V变化到-45.8pm/V。本工作所发展的力电耦合鼓包测试技术及力电耦合鼓包本构模型为评价铁电薄膜材料的横向压电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