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块对角(block diagonal,BD)预编 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中,同一用户终端的不同光接收机误码率性能有较大差别,而 用户终端误码率性能受限于最差性能的接收机。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决策反馈均衡(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DFE) 非线性接收机,提出了基于几何均值分解(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GMD)的BD预编码多用户MIMO室内VLC 系统,并利用同一用户终端采用不同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的接收机进一步提高用户终端误码率性 能,分析了用户终端位置对用户终端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系 统使同一用户终端的不同接收机获得相近的误码率性能,提高了最差接收机的性能,降低了 用户终端误码率。当单个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发射功率为10 mW和系 统传输速率为100Mbit/s 时,在室内95%的区域内用户终端能够达到10-6左右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带宽的快速增长,作为网络安全设备核心模块的多模式匹配(MPM)算法面临严峻的性能挑战.该文提出一种高效的数据包分割和并行匹配算法—距离比较并行匹配算法(DCPM).和已有方法相比,并行的DCPM线程间不存在同步开销,引入的冗余检测开销达到理论最小.基于Aho-Corasick(AC)算法,在8核处理器平台上将D...  相似文献   
3.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信号检测中,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算法可以得到近似最优检测性能,然而该算法需要高维矩阵求逆,其复杂度很高,无法保证信号的实时检测。因此提出一种改进Richardson信号检测方法,利用最速下降法和整体修正法改进Richardson算法性能,最速下降法可以提供更有效地搜索路径,得到不同近似解,并且为了提高求解精度,利用整体修正法对不同近似解进行修正,使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同时将算法复杂度数量级由O(K3)降低到O(K2)。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只需3次迭代就可接近MMSE,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4.
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给网络带来了卓越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为了给新型SDN技术与应用提供大规模可行性验证试验床与试点部署平台,提出了依托于CERNET的层次化跨区域SDN 异地验证示范网络试验系统的总体架构,建设了9个城市、13个节点的SDN验证示范核心网与包含3个数据中心的接入网,并对基于SDN的vCPE智能专线业务、IPv4/IPv6过渡技术、流量监控调度应用和数据中心应用进行验证与示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将DDoS威胁识别与路由优化有机结合的软件定义网络(SDN)通信质量保障策略,即在DDoS攻击造成部分网络链路拥塞的情况下,对异常数据分组进行识别过滤,同时生成最优路径,以保障网络通信质量.首先,设计了一种SDN架构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对欺骗报文、异常报文以及破坏报文3类DDoS威胁的检测识别和过滤处理.其次,实现了一种最优路径的生成算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部署了通信质量保障策略的SDN可有效识别并滤除DDoS攻击数据分组,且处理过程中网络平均传输时延无激增.  相似文献   
6.
面对粮食联盟链网络中的大量共识节点,由于传统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共识算法效率低下,导致通信能耗过高,从而极大地增加信息泄露和数据造假的风险。针对上述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凝聚型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AHC)的PBFT优化共识算法。首先,利用AHC算法对所有网络共识节点进行目标划分和聚类;其次,使所有簇并行发生PBFT共识;最后,通过簇间主节点共识达成消息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降低能量开销,并提高共识效率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The network testbed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referred as SDN testbed)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valuable cases of system/platform construction.Therefore,an overview of the SDN testbed was intended to conduct in the global scope.Firstly,the advantages of the SDN testbed and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large-scale SDN testbed was explored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testbed.Secondly,in-depth analysis of existing SDN testbed projects was provid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ject objectives and progress,the key technologies,network deployment,and featured applications.Finally,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his field we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network slicing,light and wireless convergence,security,and reliability.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suggested.  相似文献   
8.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作为我国在网络信息领域唯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面向各类用户不同试验支持的需求使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其建设中得到重要的应用。阐述了NFV技术在试验设施从设备研发、网络组网到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相关产品在当前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中混合预编码频谱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下交替优化正交匹配追踪混合预编码算法。首先,通过恒模约束条件下的模拟预编码矩阵确定固定相位移相器与天线之间较好的初始连接状态,以提高迭代收敛速率;然后,根据连接状态构造最佳候选模拟预编码矩阵,从而求解全局最优的索引向量;最后,由最优索引向量组成的数字预编码矩阵反馈到动态网络,可动态实现移相器与天线阵列连接状态的交替优化更新。同时,所提出的算法只需要少量固定相位的移相器,在频谱性能和复杂度之间达到良好平衡。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频谱效率、更高迭代收敛速率和更低复杂度,特别是当射频链路数大于数据流数时,频谱效率的提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传统网络安全架构通过将流量引导经过硬件形式的网络安全功能设备来保障网络安全,该架构由形式固定的硬件组成,导致网络安全区域部署形式单一,可扩展性较差,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无法灵活地做出调整,难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安全需求。面向网络安全资源池的智能服务链系统基于软件定义网络与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新增虚拟形式的网络安全功能网元,结合已有的硬件网元构建虚实结合的网络安全资源池,并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对连接网元的交换设备的灵活控制,从而构建可动态调节的网络安全服务链;基于安全日志检测与安全规则专家库实现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检测与生成对应的响应方案,从而能够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通过集中式控制的方式实现服务链的动态智能调节;对服务链的部署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并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的服务链优化编排算法,实现服务链的优化部署。通过搭建原型系统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在面对安全事件时在秒级时间内完成安全事件的检测,并能够在分钟级时间内完成对安全服务链的自动调整,所设计的服务链优化部署算法能够将服务链对虚拟安全资源池中资源的占用降低 65%。所设计系统有望运用于园区与数据中心网络出口处的网络安全区域,简化该区域的运维并提高该区域的部署灵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