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0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46篇
矿业工程   37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室内水力压裂法测试岩体临界破裂压力及阻水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阻水系数是表征单位底板隔水岩层平均阻水能力的指标,是水体上采煤中用以留设安全煤岩柱的重要参数,过去通常是采用现场钻孔的水力压裂试验、压水串通破坏试验或室内大尺寸的水力压裂试验进行测量.该研究采用MTS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模拟三向围压(σ2=σ3)水力压裂试验,测量小尺寸岩体的临界破裂压力及阻水系数,并获得了较理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2.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发展背景、技术特点、井下施工的装置形式,论述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相关理论基础,指出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特点,结合实践说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53.
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系统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永国  秦勇 《煤炭学报》2004,29(2):254-256
在研究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杂系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的方法”思路,按照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煤层气经济评价系统模型,研究实例表明,通过运行系统模型,可为目标区煤层气项目的经济性给出定量的结论,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拟建矿井龙固矿深部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并进行了力学强度的测试,初步探讨了其工程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其结果可为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城市雨水资源化对城市雨水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GIS技术为依托,以面向水文循环修复为方向,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为目标,设计并开发城市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寻找一种协调的综合的现代化的雨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6.
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开采沉陷、矸石山堆积、矿井突水和瓦斯灾害等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矿井抢险救灾呼唤快速通道钻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安全生产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大、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目前还不能有效预计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方面工作的薄弱往往是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例如,2003年4月16日,湖南娄底涟源市七一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水、泥石封堵了安全出口,17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矿方立即组织抢救,  相似文献   
58.
东滩矿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分析了东滩矿3煤顶板发生的突水事故,并与大量地质钻孔资料(钻孔的岩性、冲洗液消耗量等)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构造、冒落带内岩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发育高度、汇水条件以及矿山压力的影响等因素是东滩矿开采3煤顶板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现有水文地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钻孔资料,如冲洗液消耗量在平面的分布等来估计、判断含水层的富水性或圈定3煤顶板含水层的富水区,最后提出了防治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多煤层发育区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的层间干扰行为,以滇东老厂区块多煤层煤层气井合采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煤层地质条件和气井排采实践,探讨研究区层间干扰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压力和层间距是影响该区煤层气合层排采的重要因素。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对现有煤层气井进行排采动态研究,分析储层压力和层间距对煤层气合层排采的影响,并引入层间干扰系数A对层间干扰进行量化分析。层间干扰系数A的引入可以有效确定合采煤层选取方案,对煤层气合层排采层位的选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笔石是我国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的主要古生物大化石类型,以渝东南地区YC-4井、QQ-1井、YC-6井、YC-8井等为例,结合手标本观察、岩心研究、储层室内实验测试等手段,综合展开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笔石沉积特征、笔石带序列、笔石沉积环境意义及储层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笔石主要以薄膜状有机质保存于层理面间,五峰组页岩笔石动物群以叉笔石-双笔石动物群过渡至晚期对笔石动物群,龙马溪组沉积期则为单笔石动物群;通过钻孔研究,建立了渝东南地区笔石带序列,在五峰组、龙马溪组分别识别出3个以及6~8个笔石带,为储层精细对比与评价预测提供了时间框架;受控于沉积环境与沉积条件,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期笔石经历灭绝→重新演化→结构复杂化的演化过程,其化石结构、演化、丰度、赋存状态、沉积方式发生转变,向上笔石定向性增强、丰度下降、结构保存完整程度下降,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笔石体有机质发育丰富的有机孔隙,其作为富笔石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的一部分,也具有页岩气渗流通道的作用。综上,海相页岩中的笔石沉积特征与结构特征可以作为指示、预测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重要依据,具有页岩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