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研究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观察鉴 定,结合录、测井资料,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 射线衍射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 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该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储层岩石为 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碎屑颗粒以岩屑和长石为主,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颗粒接触 关系主要为线接触和点-线接触;孔隙度与渗透率在储层内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较大,储层的非均质 性强;控制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物源、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体系、构造条件和异常压力。通过对 该储层物性特征的主控因素的分析,可为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的预测与评价及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 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5-羟甲基糠醛(HMF)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是制取生物液体燃料和其他许多重要精细化工品的前驱体。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继续脱水可以得到5-羟甲基糠醛。本文对近年来利用葡萄糖制取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葡萄糖脱水制取5-羟甲基糠醛过程的反应机理、反应体系和催化剂,并对未来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3.
根据间歇精馏塔特点,对塔的基本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得出气液负荷与压降、气体流量与持液量的关系,同时确定了一定条件下的理论板数与动能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操作条件对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物系进行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批量的醇组分物系分离,采用间歇精馏的分离方式,可以达到乙醇收率87%.  相似文献   
94.
重点介绍了可溶性载体、不溶性载体以及可溶-不可溶性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3种载体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可溶性载体能提高纤维素酶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水解不溶性的纤维素,但回收不方便。不溶性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回收方便,操作稳定性提高,但即使是提高了比表面积和减少了酶与底物的传质阻力的不溶性磁性纳米材料与膜材料固定化纤维素酶,也大多停留在水解可溶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阶段,不能高效率地水解不溶的纤维素底物。可溶-不可溶性载体固定纤维素酶,既能方便回收,又能水解不溶性的纤维素底物,但存在难固定,沉淀-溶解过程酶活损失大的缺点,期待开发新的固定方法与新的可溶-不可溶性载体。  相似文献   
95.
研究焦油及粉尘的高效净化方法对推动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流光电晕放电过程产生的O、H、OH等活性自由基可有效裂解燃气中的焦油类有机物分子,在直流基压上叠加窄脉冲电压则可实现粉尘的荷电及高效气-固分离,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粗燃气净化方法。笔者对流光电晕放电净化粗燃气焦油及粉尘的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过程的裂解焦油/除尘机理、研究现状及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旋风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焦油及粉尘同时净化方法。最后针对生物质气化粗燃气净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简要归纳了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6.
针对我国丰顺地热电站大量地热尾水直接排弃的问题和当地居民对制冷负荷的需求,基于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TSARS)在低品位热能利用方面的优势,提出将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应用于地热电站尾水余热的回收,形成地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地热水的利用率.采用火用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对电站的实地调研,建立地热水TSARS火用经济模型,进而对地热水级联到TSARS的两种可能模式(串联和并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热水以并联方式供入TSARS具有较好的火用经济性能,同时对设计工况下的地热水并联TSARS的各设备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评价,为后期实际工程做参考.  相似文献   
97.
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供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能源消耗不断攀升从而带来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本文依次介绍了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空气能热泵技术、喷气增焓技术三种节能技术。充分利用低品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节能的效果,由此,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及卡琳娜循环两种动力循环,介绍了低品位能两种利用技术:低品位能借助正循环(有机朗肯循环或卡琳娜循环)热功转换实现发电及低品位能借助正循环热功转换实现制冷。  相似文献   
98.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对其进行水热提质处理后作为燃料应用是一种潜在的利用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城市污泥(SS)、脱墨污泥(DS)分别与褐煤(LC)以不同混合比例(3∶7、5∶5、7∶3)共水热碳化时的协同作用,并分析其固相产物(水热炭)的燃料品质。结果表明,当LC/SS、LC/DS混合比例为5∶5时,水热炭产率分别为81.08%和86.00%,并获得了最大协同系数(水热炭产率:1.69%和0.18%;有机物保留率:11.90%和2.64%;碳保留率:4.08%和0.77%)。其中,LC/SS的协同作用总是比LC/DS显著。随着LC添加量的增大,水热炭的热值和煤化程度均随之提高,不仅改善了水热炭的燃料特性,还使得燃烧过程更为稳定且充分。由此说明,通过共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方式可以制得较高品质的燃料,从而实现污泥/褐煤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9.
为确定HCFC?141b水合物生成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0~20℃温度下,通过圆环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溶液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机理并通过C3H8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实验进行了验证,确定了SDS和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 结果表明,当SDS和SDBS的质量浓度分别低于500?10?6和100?10?6时,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果最明显,二者的CMC分别为1950?10?6和400?10?6,表面活性剂能明显缩短水合反应的诱导时间,提高了其平均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00.
百吨级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二甲醚中试系统设计及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系统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经富氧气化制备的低H_2/CO合成气为气源,采用固定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高效生产DME产品.运行结果表明,在空速为650h~(-1)和1200h~(-1)时,CO单程转化率分别为82.00%和73.55%.DME选择性分别为73.95%和69.73%,DME时空产率分别为124.28kg/(m~3·h)和203.80kg,(m~3·h).生物质合成气的深度脱氧和脱焦油是保证合成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合成尾气H_2/CO较高,经脱CO_2后循环利用可大大提高DME的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