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78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71篇
机械仪表   87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插补技术是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插补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数控系统的加工效率.通常渐开线、螺旋线等非圆复杂曲线在数控系统中用小段圆弧或直线来逼近,这使得数控代码的数据量极大,且逼近误差较大,计算机辅助编程也很复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圆复杂曲线的插补算法,该算法表达精确、运算速度快;此外,还分析了该插补算法的理论误差,并给出了通用的刀具半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442.
首先分析了EDM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和电极损伤等影响工件几何形状精度的因素,然后对加工面积、伺服参考电压和极间空载电压等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以及电极损耗和加工间隙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为进行EDM加工中工件几何形状及加工精度数值仿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3.
伺服阀阀口棱边几何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压伺服控制部件电液伺服阀的核心是由阀芯阀套组成的滑阀副,而滑阀副阀口棱边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着它的工作性能。在对阀口棱边的几何精度检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和微观上检测阀口棱边几何精度的两种新方法,分析了伺服液棱边加工精度的现状及造成误差的因素,提出棱边质量标准应该包括棱边的几何形状误差即棱边的粗糙度,棱边的圆角以及棱边的宏观几何形状即棱边端向跳动误差等方向,指出建立科学的棱边几何形状精度质  相似文献   
444.
电液负载仿真台多余力矩的理论分析及其克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电液负载仿真台加载系统中存在多余力矩的特征问题,从理论上深入地分析了多余力矩产生机理,并阐明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与多余力矩的关系。基于理论分析的结论,给出了克服多余力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5.
汽车前轴精密辊锻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汽车前轴的精辊-模锻工艺是一种用小成形力锻造设备成形较大型前轴锻件的塑性加工技术,其工艺关键在于精密辊锻。前轴的精密辊锻分4个道次,是典型的局部成形工艺。辊锻工艺由于旋转的模具与辊锻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在不断变化,一直以来成为数值模拟的难点。对4个道次的模具建立了模型,采用三维刚塑性有限元程序DEFORM-3D模拟了前轴精密辊锻工艺,分析了辊锻过程中金属变形的规律,研究了模具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以及辊锻力矩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对于改进辊锻工艺设计、提高模具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6.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定制化生产占比明显提高。为缩短工期提高市场竞争力,焊接车间内机器人焊接、人工焊接同时参加排产,具备协同作业条件。在智能制造环境下,为充分发挥焊接设备和操作人员柔性优势,建立了面向协同作业的智能制造焊接车间调度数学模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焊接能耗为目标,采用改进的差分算法进行求解,求解过程中检验并修正差分过程中出现的不可行实验个体,利用自适应差分缩放因子在进化前期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在后期加快收敛速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协同作业调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7.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装置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套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装置.主要由精确可控微小放电能量的脉冲电源、加工状态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精密伺服控制系统和恒张力走丝系统等关键技术构成.利用直径为30μm的微细电极丝,加工出微小槽的最小宽度<38μm,表明放电间隙≤4μm,并且白层厚度<2μm,表面粗糙度Ra≤0.1μm.给出了微小齿轮以及各种各样的异型孔加工实例,证实该设备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48.
采用ER5356铝合金焊丝对6 mm厚的5083-H111铝合金进行了MIG焊接试验,通过焊接质量分析平台和高速摄像机采集分析了100%Ar、75%Ar+25%He、50%Ar+50%He和100%He四种保护气体下的电弧熔滴过渡形貌和电信号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体中He比例的增加,电弧形貌由钟罩形向扁束状转变,电弧底部有收缩的趋势,电弧光亮的弧柱区域面积减少;电弧电压升高,焊接电流变大,导致电弧收缩和电弧密度提高,从而影响了焊丝的熔化速率,增加了熔滴过渡的频次,焊接电流概率密度曲线变化不大,电弧电压概率密度曲线发散较明显,熔滴过渡趋于不稳定,从短路过渡向亚射流过渡转变,但是熔滴尺寸均匀性变差,熔滴颗粒不均匀。总体来说随着He的增加,电弧稳定性较差,但熔滴过渡形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449.
许宏 《机床与液压》2000,(4):51-52,80
本文基于气液联控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固定节流的气液联控伺服系统的建模,并通过仿真研究,定性说明了附加的固定阻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0.
气压伺服及气液连动控制发展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气压伺服应用情况、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气液连动的重要性及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