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0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391篇
电工技术   649篇
综合类   2944篇
化学工业   688篇
金属工艺   236篇
机械仪表   517篇
建筑科学   1113篇
矿业工程   6904篇
能源动力   111篇
轻工业   234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271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3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1篇
冶金工业   7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8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521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500篇
  2008年   1465篇
  2007年   1589篇
  2006年   1587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021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徐州市布设3个采样点,进行大气颗粒物采样.通过因子分析法(FA)判断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MR)确定各污染源对多环芳烃污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污染源、燃煤污染源和高温加热源,贡献率分别为61.4%、20.5%和16.1%.  相似文献   
102.
硫酸盐侵蚀是水泥混凝土结构病害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水、盐湖、地下水等环境中大多含有硫酸盐,混凝土组分本身也有可能带有硫酸盐,而它们在各种条件下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使其发生破坏.文章分析了阳离子、阴离子、硫酸盐浓度、温度、PH值、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荷载作用等因素对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成果中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3.
硫酸盐腐蚀粉煤灰混凝土后强度超声检测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机理,以粉煤灰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高浓度硫酸盐溶液中进行加速腐蚀,并结合受硫酸盐腐蚀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采用超声平测法对受腐蚀混凝土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平测声速与损伤度之间有较好的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腐蚀混凝土强度与声速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预应力钢筋的锈蚀特性,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内掺盐的方式,进行了混凝土内钢绞线的锈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钢绞线的蚀坑形状可抽象为2种典型形状,即椭球形和马鞍形;随着锈蚀率增大,蚀坑总个数增大,椭球形蚀坑出现的概率呈先增后减趋势;马鞍形蚀坑出现概率呈先减后增趋势,但变化幅度都不大;蚀坑的长度、宽度、深度都较好地呈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5.
界定"少数人"权利及"少数人"的权利性质,从宪政的角度分析少数人权利的保护问题.认为"少数人"作为人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权利保护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促进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流固耦合的叶片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耦合流场与旋转预应力条件下,建立了对应的叶片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方程.采用ANSYS与FLUENT对整体叶片的耦合模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实验获得气流压力脉动数据,对叶片振动进行了瞬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旋转预应力与耦合流场压力作用下,叶片模态频率约有9Hz的上升,模态振型的最大位移位置点转移,振动方向改变,前三阶相对振幅分别从29.128,19.400,44.566下降到28.945,19.285,44.562;叶片最大变形和加速度位于前缘的上端,最大应力点集中在叶片根部一侧.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上行通风网络火灾中并联旁侧支路风流逆转次序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包含3条并联支路的小型模拟实验台.在其中1条支路中设置了燃烧器,用来模拟火灾支路;另两条模拟旁侧支路.取旁侧支路长度及初始风速(点火前的风速)的不同组合,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利用热线风速仪和烟迹观测了两条旁侧支路中风流逆转的过程.结果表明:上行风流火灾中两条并联的旁侧支路可以在不同时刻发生风流逆转;风流逆转次序取决于两条支路长度与初始风速的乘积之比;长度与初始风速乘积较小的支路将较早发生风流逆转.  相似文献   
108.
软岩巷道破裂特征与分阶段分区域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软岩巷道维护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该类巷道围岩内部裂隙发展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以某矿典型的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巷道围岩组份及微结构的特征;现场测试了巷道围岩内部破裂发展过程和规律,得到了典型软岩巷道围岩内部裂隙扩展贯通具有阶段性和非均匀性的破裂特征;根据巷道破裂发展的时间效应和区域特征,提出了分阶段、分区域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分阶段喷射混凝土、锚杆(索)强力支护、围岩注浆加固的过程控制和重点部位的加强支护技术.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针对软岩巷道破裂特征的分阶段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破裂的发展,实现该类巷道的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09.
煤岩破坏表面电位特征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煤岩在单轴压缩、拉伸、三点弯曲等不同破坏方式下的表面电位特征和规律,初步探讨了煤岩破坏表面电位机理.结果表明,煤岩在受载破坏时能够产生表面电位,并且表面电位与载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以上,可达到高度相关;表面电位信号一般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强,随载荷的降低而减弱.试样上不同电极处测得的表面电位信号强度是不完全相同的,是随载荷及煤样的破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表面电位与栽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表面电位信号来反映煤岩受栽破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0.
不稳定煤层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开采技术,无疑是一种高效采煤方法。由于工作面采高大、单产高,且底层落煤与顶层放煤同时进行或工序间隔时间短,相应的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采空区上部和工作面上方顶煤裂隙中易形成瓦斯积聚,从而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文通过分析简易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各生产工艺中瓦斯涌出规律,提出并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综合瓦斯治理技术措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