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315篇
机械仪表   1030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200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0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991.
992.
基于有限元软件Deform-3D,建立弧齿锥齿轮小轮感应加热的电磁-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弧齿锥齿轮小轮"突耳"缺陷的初轧温度、摩擦因数、模具进给速度和轮坯转速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初轧温度950℃,摩擦因数0. 1,进给速度0. 2 mm/s,轮坯转速30 r/min。优化后,当滚轧成形过程进给3 mm时,突耳高度比例为20. 33%,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良好,为进一步的弧齿锥齿轮小轮滚轧成形实验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自动倾斜器轴承工况相对特殊,工作过程中轴承外圈旋转,主要承受轴向力和弯矩(倾覆力矩),使其试验难度增加。通过针对性的设计,使试验机具备外圈旋转、轴向力和弯矩的复合加载能力,满足了试验要求,并可实现计算机控制、载荷谱加载、试验过程监控和实时记录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偏瘫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况差异,提出了一种理疗师交互下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在理疗师-减重悬吊式康复训练机器人-患者三者共存的复杂环境中,理疗师穿戴主控外骨骼直接行走实现步态时空参数规划,并融入理疗师的医学经验及对患者的评估.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运动学模型,实现理疗师空间与机器人空间的运动映射;然后,统一规划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减重机构重心调整轨迹及跑步机步速.最后,通过理疗师步态参数的实时采集、运动映射实验及机器人轨迹跟踪实验,验证了步态时空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髋、膝关节规划角度在人体关节活动范围内,速度变化平稳,关节轨迹规划和重心调整规划均符合人体行走的生理特性.理疗师的参与实现了渐进康复训练中的个性化步态规划.  相似文献   
995.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通过大量的实际控制试验,验证了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脉冲电铸制备纳米CeO_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脉冲电铸技术制备了纳米CeO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镀液中纳米CeO2颗粒添加量、阴极平均电流密度、占空比及脉冲频率对电铸复合材料中CeO2含量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CeO2添加量40 g·L-1、阴极平均电流密度4A·dm-2、占空比0.2、脉冲频率1 000 Hz的条件下,电铸复合材料中CeO2含量最高为2.98%;其显微硬度为484 HV,较脉冲纯镍的323 HV有明显提高;与直流电铸纳米CeO2增强复合材料相比,脉冲电铸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更平整,组织更致密,晶粒更细小,且减少了纳米CeO2颗粒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997.
特大型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特大型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分析的方法,并以某型号转盘轴承为例计算空载时不同负游隙下球与内、外圈之间的法向接触载荷,结果表明:轴承四个接触点处的接触载荷随负游隙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负游隙的微小变化对接触力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使负游隙绝对值略微增大来提高轴承的启动摩擦力矩.  相似文献   
998.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径向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电容测量非常困难,常采用在相邻电极间嵌入径向电极的方法来改善电容敏感场的分布.文中对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进行了具体的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并对径向电极及其嵌入尺寸对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及敏感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各项参数对电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以及传感器结构参数的优化目标函数,确定了径向电极的最优嵌入尺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径向电极最优嵌入尺寸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能够缩小测量电容值的动态变化范围,降低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难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容响应的灵敏度,改善电容传感器敏感场的分布,提高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9.
构造了多种包含二平-转动(2T1R)运动输出的混合链结构,基于有序单开链单元原理,综合出10种新型2T1R型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机构的主动副均直接安装在静平台或接近静平台处,以利于减小机构的运动惯性。分析了各个机构基本特征,如主动副配置、耦合度和运动输入-输出控制解耦性,为机型的优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接触迹对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接触迹对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对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格里森计算程序进行了改进,通过比例修正实现了齿面接触性能的预控,最后对内对角接触与常规设计的齿轮副啮合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证明,接触迹采用内对角设计能够有效地改进齿轮副的动态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