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7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24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34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薄壁梁结构内力变化是车身结构碰撞分析中的重要特性。以几种常见的圆柱碰撞工况为例,应用一种基于壳单元有限元模型的薄壁梁结构截面内力特性计算方法,分析了横向冲击载荷下的结构内力响应特性。分析内容包括薄壁梁结构的截面内力和内力矩的变化、内力功率和能量传递特性等。研究表明,圆柱冲击结构和结构冲击圆柱两种基本碰撞类型的能量传递方式分别是扩散型和汇聚型,结构形式与载荷工况共同决定了主要承载方式和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结构内力特性仿真分析揭示了薄壁梁结构碰撞响应的力学本质特征———载荷与能量变化特性,为车身结构设计分析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从理论上探讨了极片单元数量、正极涂布量、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对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的影响。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随极片单元数量、正极涂布量、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等因素单调递增。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上述三因素对电池比能量、能量密度影响的显著性。正极涂布量对电池比能量影响最显著,单片正极的单面面积对电池能量密度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3.
混合动力特种车APU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的辅助动力单元(APU)控制系统采用恒压控制的结构.首先优化了柴油发动机工作区域,之后设计了发动机转速变增益PI控制器和发电机调压器.最终在APU试验台架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发动机转速控制器的能够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点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并且APU的功率响应特性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均能满足车载特种用电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汽车电子技术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电子化国外汽车应用电子技术从60年代开始,而大批量的应用是从90年代以后。从国际情况看,汽车电子化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汽车应用电子技术主要是从技术革新出发,对上市的汽车产品采用电子装置,以改善部分机械部件的性能。第二阶段,从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汽车电子技术的雏形形成。其主要特征是在汽车的大部件乃至汽车总体的设计和生产中重视机电一体化的思想与技术,广泛采用机电一体化装置解决机械部件无法解决的复杂的自动控制问题。第三阶段,从90年代中期起…  相似文献   
105.
基于电动汽车系统仿真的研究需要,提出两个非线性等效电路电池模型:GNL模型和CR模型。为了评价两个模型的性能,以320单体串联的80 Ah镍氢电池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同一组复合脉冲试验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同时辨识Rint模型、Thevenin模型、PNGV模型、GNL模型和CR模型的参数,进而建立各等效电路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流输入仿真模型,使用26.67 A恒流放电和FUDS工况试验数据来验证模型精 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误差表明,电流输入等效电路模型中,PNGV模型和GNL模型更适用于电动汽车仿真,GNL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开发高性能燃料电池发动机,设计了一台研究型20 kW燃料电池发动机。在此发动机上研究了空气系统压力、流量、温度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测试了氢气侧压力降。发现在一定氢气过量系数下燃料电池堆氢气侧压力降与输出电流成线性关系,对于间接判定燃料电池堆内液态水过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直接氢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从水管理机理模型、电堆经验模型、电堆和空气系统优化和包括系统级水热管理系统的发动机综合系统优化与控制等层次上论述了发动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了将电池水热管理模型、系统优化和智能控制相结合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8.
该文提出了一种双死区设计,运用滑模控制理论,对空气悬架的高度进行精确控制.创新点包括:区别于传统的气体多方变化假设模型,提出了基于热力学分析,利用温度-压强双控制方程建立的高精度非线性空气弹簧气室模型;提出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的双死区设置方法,通过大、小2个死区套合以提升控制精度,减少了单死区设置容易出现的振荡现象;运用滑...  相似文献   
109.
水管理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了包括电极扩散层模型、阴极催化剂层伪均质模型和质子交换膜水传递模型的一维稳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模型,得到的电池极化特性与试验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池温度和反应气体流量、压力、增湿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操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仿真、优化和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初期喷油速率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类喷油速率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柱塞泄流与电磁阀控制相结合调节初期喷油速率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控制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喷油速率控制的匹配试验,研究了泄流槽尺寸、转速和喷油定时等对喷油速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时间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对初期喷油速率以及高速小油量的控制方面具有实际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