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6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938篇
电工技术   23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9篇
化学工业   1173篇
金属工艺   241篇
机械仪表   191篇
建筑科学   99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401篇
轻工业   189篇
水利工程   63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7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7篇
冶金工业   65篇
原子能技术   211篇
自动化技术   26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现状,探究食物过敏儿童的饮食习惯和食谱特征,为提出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改善措施及营养评估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纳入上海市6个区(虹口区、静安区、徐汇区、闵行区、嘉定区和崇明区)15所幼儿园共5 215个3~6岁的学龄前儿童,邀请家长填写电子问卷,采集儿童人口学特征、成长环境、食物过敏和饮食习惯的信息。结果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经家长自报的食物过敏率为16.8%。自报过敏率最高的过敏性食物为水产品类(含鱼、虾及海鲜等),为7.2%,其次是蛋类(5.3%)、牛奶或奶制品(4.2%)、水果(2.4%)、坚果(2.1%)、豆类(0.5%)、肉类(0.5%)、面粉(0.4%)及蔬菜(0.4%)。食物过敏的儿童中,对1种、2种食物过敏的儿童分别占61.8%和24.9%。水产和水果过敏者多表现为单种食物过敏,而蛋类、牛奶和坚果食物过敏者多表现为合并两种或以上的食物过敏。与非食物过敏的儿童相比,食物过敏者总体减少了致敏食物的摄入而增加了替代性食物的摄入。结论 上海市家长自报的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比率较高。自报的过敏性食物主要集中在水产品、蛋类、牛奶或奶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此类事件的处置和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以及留样食品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肠毒素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子分型和溯源。结果 从9份病例肛拭子、1份从业人员肛拭子及3份留样食品样品中分离到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人源分离株产A型和E型肠毒素,3株食源分离株产A型、D型和E型肠毒素。13株分离株均对青霉素耐药,PFGE条带相似度为100%,MLST分型均为ST6型。结论 本起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堂等的宣传教育和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赵昆  李亚麟  胡波  张晓文 《通信技术》2009,42(8):204-205
文中首先指出在时分双工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中,发送机和接收机的信道状态信息存在时延,而该时延会影响波束成形的性能增益。随后,通过推导接收机误比特率的闭合表达式,说明时延会损害接收机的性能。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做的性能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太赫兹通信是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太赫兹波有非常宽的还没分配的频带,并且具有传输速率高、方向性好、安全性高、散射小及穿透性好等许多特性.发展太赫兹通信技术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该文分析了国内外太赫兹通信的研究情况;以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太赫兹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太赫兹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提出了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5.
设计实现了一个快速捕获,带宽可调的电荷泵型锁相环电路。采用了一种利用状态机拓展鉴频鉴相器检测范围的方法,加快了环路的锁定;通过SPI总线实现电荷泵电流配置和调整VCO延时单元的延迟时间,优化了电路性能。芯片采用中芯国际0.18μmCMOS工艺,测试结果表明,锁相环锁定在100MHz时的抖动均方值为24ps,偏离中心频率1MHz处的相位噪声为-98.62dBc/Hz。  相似文献   
996.
SDH/SONET支路时钟抖动衰减数字锁相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纤通信网络中SDH/SONET支路时钟抖动衰减设计方法.采用全数字锁相环技术和可编程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PDH信号,配置相应的增益和衰减因子,使得时钟的抖动衰减收敛速度可调节,能快速的达到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规定的抖动范围.对于E3信号,滤波组合为100 Hz~800 kHz时,最大峰峰抖动为0.05 UI,滤波组合为10~800 kHz时,最大峰峰抖动小于10-3 UI.该方法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单跳定位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多跳节点定位误差的特性,并据此提出针对分布式加权多维尺度定位(Distributed Weighte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dwMDS)的权值优化算法.在无法获知参考点确切误差的情况下,利用分析出来的克拉美劳下限代替参考点误差并与距离测量误差合并,更准确的反映了多跳定位中的点与点之间的误差,从而有助于设计更优化的权值.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优化权值改进的算法得到的节点定位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小波域的3D-SPIHT算法是一种高效的视频压缩编码方法,但其抗误码能力仍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3-D DWT-SPIHT分树编码方法.在不改变原算法小波树结构的前提下,插入编解码链表同步点,将整个帧组分为多棵子树独立编码和传输,从而将差错传播局限在每棵独立子树内,控制了差错传播范围.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与原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抗误码能力.  相似文献   
999.
A dual-loop phase-locked loop (PLL) for wideband operation is proposed. The dual-loop architecture combines a coarse-tuning loop with a fine-tuning one, enabling a wide tuning range and low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gain without poisoning phase noise and reference spur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the phase noise and reference spur of the dual-loop PLL is emphasized. A novel multiple-pass ring VCO is designed for the dual-loop application. It utilizes both voltage-control and current-control simultaneously in the delay cell. The PLL is fabricated in Jazz 0.18-μm RF CMOS technology. The measured tuning range is from 4.2 to 5.9 GHz. It achieves a low phase noise of-99 dBc/Hz @ 1 MHz offset from a 5.5 GHz carrier.  相似文献   
1000.
An eighth order active-RC filter for low-IF and zero-IF DVB tuner applications is presented, which is implemented in Butterworth biquad structure. An automatic frequency tuning circuit i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the cut-off frequency variation using a 6-bit switched-capacitor array. Switched-resistor arrays are adopted to cover different cut-off frequencies in low-IF and zero-IF modes.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precise cut-off frequencies at 2.5, 3, 3.5 and 4 MHz in zero-IF mode, 5, 6, 7 and 8 MHz in low-IF mode can be achieved, 60 dB frequency attenuation can be obtained at 20 MHz, and the in-band group delay agrees well with the simulation. Two-tone testing shows the in-band IM3 achieves -52 dB and the out-band IM3 achieves -55 dB with -11 dBm input power.This proposed filter circuit, fabricated in a SMIC 0.18 μm CMOS process, consumes 4 mA current with 1.8 V power supp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