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5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电工技术   5676篇
综合类   397篇
化学工业   149篇
金属工艺   255篇
机械仪表   574篇
建筑科学   123篇
矿业工程   265篇
能源动力   147篇
轻工业   305篇
水利工程   247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80篇
无线电   5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2篇
冶金工业   129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42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补偿成套装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一种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补偿成套装置及其各部件的工作原理。该成套装置集自动补偿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和接地选线保护为一体。  相似文献   
65.
66.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故障边界复杂、随机,故障稳态分量小,零序瞬时功率倒相而导致传统的单一特征量选线方法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暂态零序能量的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数字滤波器来滤除暂态零序电流中的不对称分量和稳态工频分量,得到各条线路零序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的暂态纯故障分量,由此构造暂态零序能量,并根据暂态零序能量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故障类型及线路,即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能量的方向为正,故障线路暂态零序能量的方向为负,且其绝对值为其余线路暂态零序能量之和;发生母线接地故障时,母线暂态零序能量的大小为其余线路暂态零序能量之和。针对母线暂态零序能量受噪声影响大而导致选线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将自动重合闸技术应用到该选线方法中的方案。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67.
尹扬  薛涛 《电气应用》2021,40(6):88-94
为了解决消弧线圈的应用和接地故障的选线定位技术之间的矛盾,以残留增量法作为参考,采用一种基于投切装置与FTU的馈线自动化技术配合作用的故障选线定位方法,在系统故障发生时,投切装置所产生的电流首半波叠加于系统故障线路零序残流之上,通过监测各出线零序电流的变化量,便可实现故障选线.将投切装置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使其与馈线自动化技术配合,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此原理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不受故障点接地电阻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特高压(UHV)变电站在站用电切换过程中,调相机循泵电机会出现冲击电流过大导致多级跳闸的情况。为研究切换策略,首先定量分析失电残压的频率和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其次对重合闸时的瞬态进行研究,通过仿真模型得到冲击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冲击电流的最大值略滞后于相位相反的点,最小值略滞后于相位相同的点,且该滞后的量取决于失电残压的衰减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失电残压和电源电压幅值差的切换方法。针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维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尽可能降低投切过程中的冲击电流,避免切换失败。  相似文献   
69.
本文在对断路器机构防跳和保护防跳的二次回路分析基础上,对工程实例中断路器跳位监视回路的接线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指出当断路器采用保护防跳时,跳位监视回路应选择直接接入合闸回路;断路器采用机构防跳时,跳位监视回路应选择串断路器常闭接点与防跳常闭接点后接入合闸回路.最后根据试验现象对以后的工程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0.
《广东电力》2021,34(1)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无线充电系统中恒压或恒流输出的相互转换问题,基于LCL/S拓扑电路,提出含变结构中继谐振回路的恒压恒流无线充电系统,利用2个相互解耦的DD型线圈作为中间线圈,与谐振电容器形成谐振回路,使用2个交流开关用于系统充电模式的切换,实现独立于负载的恒流和恒压充电。该结构不需要原副边通信以及复杂的控制策略,在充电过程中没有无功功率输入,可获得较高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PSIM中进行电路仿真并搭建实验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输出的恒流和恒压随着电池等效负载电阻改变而轻微变化,但仍然满足电池恒流和恒压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