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6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电工技术   788篇
综合类   276篇
化学工业   84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216篇
建筑科学   81篇
矿业工程   150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99篇
无线电   12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1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86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传统的电力系统调频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功率输出来跟踪变化的负荷。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利用需求响应能够更好地控制辅助系统调频。然而需求响应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响应延时和通信延时会对控制结果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别对需求响应参与调频控制过程中的响应延时和通信延时进行建模,并研究其对控制结果的影响,及两种延时在最优控制问题中对最优控制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正确地对需求响应参与调频过程中的延时进行建模,并设计最优控制策略,能够显著地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计及信号随机延时的电力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随机延时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提出了一种计算特征根相对于延时的灵敏度的方法,进而通过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方法,得到随机延时下电力系统临界特征根实部的概率密度函数,该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计算快速、简便的优点;然后,对计及广域信号随机延时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进行了参数鲁棒设计。在基于OPNET-MATLAB的信息物理融合电网系统联合仿真平台中搭建了两区四机系统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所提特征根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延时特性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最后通过两区四机算例验证了所提电力系统稳定器鲁棒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电流环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电流环闭环传递函数,得出带宽的大小与系统延时的大小成反比。传统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PMSM电流环的延时比较大,转速变化越大,带宽的影响越明显,而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的PMSM,可以将电流环的延时缩小一倍,进而改善速度环的响应能力并试验验证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高性能伺服控制器对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较小延时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高性能伺服控制器设计方法。FPGA完成电流环、坐标变换、空间脉宽矢量调制、电流位置读取,DSP则负责速度环、位置环和上位机通信,使系统既能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又能将延时控制到最小,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最佳性能。此外,详细介绍了两者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三环控制器设计。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伺服控制器速度环带宽能达到100 Hz,额定转速下稳速精度在1 r/min以内,定位精度能达到0.02°,证实了该控制器结构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5.
当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采用双网架构,IED设备的处理器同时处理双网数据,存在处理器负荷高的问题。SV采用光纤直连传输方式、存在布线复杂、IED设备光口多、成本高、装置发热量大、信息共享困难及链路无法监视等各种问题。同时GOOSE采用网络传输方式,过程层网络与光纤直连方式并存,结构不清晰问题。针对高可靠性无缝冗余协议(High Reliablity Seamless Redundant Protocol,HSR)和并行冗余协议(Parallel Redundant Protocol,PRP)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该组网基础上进行了HSR和PRP的延时累加技术研究及测试。该研究为将来在国内智能变电站进行推广应用此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6.
较传统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延时不确定性增加,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也更大。为了实现对二次回路整体延时特性的测试和对单个装置的检测,首先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中所存在的延时环节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二次回路中信息传输的形式提出对整个回路延时的检测方法和实验方案。最后给出一组采用所提实验方法的测试仪器的测量结果。该检测方法和实验方案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切实地测量二次回路中单个装置的延时以及回路整体延时,供工作人员从整体把握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对二次回路中装置的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探索硬件设计空间使优秀的神经网络算法高效部署在FPGA加速器。然而,由于参数量大、操作过于复杂而导致算法与硬件难以匹配,加速效率不高。为了算法和硬件两者匹配性更强,提出了一种多层次协同搜索的方法,采用SPOS搜索策略并以检测准确率和延时为评估目标,搜索出最优神经网络架构、量化方式和硬件设计参数组合。该方法应用在姿态识别中具有优异性能的沙漏网络中,在获取候选子网络量化前、后的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对硬件设计参数使用遍历搜索得到预估延时,根据目标函数获取最高得分的最优组合。为了保证获取的数据有效性,子网络需要进行重新训练、量化后重新推理得到检测准确率,获取硬件设计参数则利用基于Spinal HDL设计的加速器模板进行仿真测试得到测试延时。就平均而言,该方法比文献[1]减少了83.3%的参数,准确率只下降了0.69;比传统加速方法平均减少了33.2%参数量,准确率只下降了0.46,网络推理的测试总延时减少22.1%,在沙漏块的测试延时减少67.8%。总体而言,该协同搜索方法对于沙漏网络的优化有一定效果,比传统加速设计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8.
文中通过对典型的DTE和DCE数据传输系统中各种延时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低开销、开环的软件控制信源速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接口速率和合理的估计数据包延时,可以做到延时和丢弃数据包的可控,防止发生信道丢失数据的随机性,可应用于短波、超短波、拨号网络、专线等低速通信传输但同时对延时又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相似文献   
999.
巩锦程  季岩峰  王彦玲 《精细化工》2021,38(7):1342-1354
聚合微球是一种基于聚丙烯酰胺的可吸水溶胀凝胶树脂,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随着开采重点逐渐向低渗、中低渗高温油藏偏移,聚合微球的粒径尺寸、缓膨性能以及耐温抗盐抗剪切性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对近年来不同聚合微球的结构特点和构效关系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聚合微球所适用的油藏条件,分析了聚合微球粒径和溶胀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聚合微球的调驱机理,并对聚合微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聚合微球关于纳米尺度的报道较少,高温下溶胀速度快,驱油机理单一等问题,需要加深对聚合微球溶胀机理和黏弹机理的研究,优化反相微乳液法合成条件,研发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聚合微球,并与其他化学试剂协同调驱,从而拓宽聚合微球在低渗、中低渗高温油藏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00.
自组织网络中MAC层退避算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进制指数退避BEB(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算法机制在重负载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低的包成功发送率和吞吐率问题。对BEB算法进行分析,并从吞吐量和退避窗口方面与一种基于区分机制的退避DB(Distinct Back—off)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区分机制的退避算法在包成功发送率和吞吐率方面与BEB算法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已有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退避算法思想,通过与一种自适应调整接入速率算法相结合,进行最佳发送速率的选择,能更好地改善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