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4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电工技术   388篇
综合类   493篇
化学工业   1157篇
金属工艺   187篇
机械仪表   388篇
建筑科学   1456篇
矿业工程   505篇
能源动力   124篇
轻工业   639篇
水利工程   222篇
石油天然气   245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3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6篇
冶金工业   504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44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1.
《现代制造》2020,(1):22-23
数控转台对多轴加工中心的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机床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转台的精度和可靠性是机床制造商关注的首要问题。为此,Matsumoto Machine Corporation(MMK)采取了一种切实可行、双管齐下的方法来减少分度误差,提高性能。通过强化产品校准和编码器技术,MMK将转台精度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受限于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上"双高"油田无法基于密井网、小井距条件下开展各项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借鉴陆地相关研究成果与开发经验。以埕北油田为典型,通过油藏与工程一体化融合,先导实验与商业推广互为促进,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多方位高效挖潜为目标"的海上"双高"油田挖潜综合技术,对于持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该文针对当前矿井炮掘巷道大断面掘进普遍存在掘进施工较慢的实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16.
高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一种新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在外形尺寸为4.5 cm×4.5 cm×30 cm、气测渗透率0.9~1.0μm2、变异系数为0.72的二维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上,模拟大庆油田油藏流体性质及温度条件,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HPAM)驱注入时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段塞体积及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通过注入大分子量、高浓度聚合物,结合合理的注入方式,在化学剂成本与三元复合驱相当的情况下,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接近或超过三元复合驱的水平。实验表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港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代谢产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大港孔店北二断块水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块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具有紧密的水动力学连通关系。在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阶段,对试验区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3年连续监测,表明本源菌激活期间菌数增加102~105倍,原油部分氧化,使得低分子脂肪酸(乙酸盐,甲酸盐,丁酸盐等)含量约增加10~100倍,碳酸氢盐从0·4~0·6g/L增加到0·7~1·8g/L,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地层水平均表面张力降低至48~33·3mN/m,地层水相对石蜡平均界面张力降至25~13·7mN/m,产生的生物多糖代谢物使地层水平均粘度增至0·76mPa·s,最高达0·83mPa·s。这些变化改变了油层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改善了原油流动性,尤其是水动力学连通关系最好的井地层水组成的改变和增油降水效果最为明显。试验区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及代谢物随注入水主流动方向运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脂肪酸及生物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集层条件起好,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均可获高产工业气流,投产前的解堵酸化均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在分析介绍该地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多功能深部酸化技术方案和稠化酸加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提高深井硬地层钻井速度技术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乌龙1井地层为南方海相沉积,地层古老、岩石硬度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最大为80°)井斜难以控制、蹩跳钻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深井钻井速度。文章介绍了解决提高钻井速度这一瓶颈问题,从深井优快钻井及其配套技术、硬地层钻进的钻头优选、优化钻井参数、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钻井速度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对类似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