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83篇
  免费   7213篇
  国内免费   6703篇
电工技术   6911篇
综合类   8607篇
化学工业   7318篇
金属工艺   3836篇
机械仪表   6330篇
建筑科学   11197篇
矿业工程   3326篇
能源动力   1547篇
轻工业   7830篇
水利工程   2951篇
石油天然气   3468篇
武器工业   1537篇
无线电   153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20篇
冶金工业   2540篇
原子能技术   2383篇
自动化技术   16037篇
  2024年   774篇
  2023年   2586篇
  2022年   2663篇
  2021年   3118篇
  2020年   2767篇
  2019年   3206篇
  2018年   1741篇
  2017年   2398篇
  2016年   2697篇
  2015年   3552篇
  2014年   6914篇
  2013年   5078篇
  2012年   6163篇
  2011年   6288篇
  2010年   5580篇
  2009年   6102篇
  2008年   8389篇
  2007年   6660篇
  2006年   4781篇
  2005年   4870篇
  2004年   3560篇
  2003年   2926篇
  2002年   2328篇
  2001年   2065篇
  2000年   1690篇
  1999年   1361篇
  1998年   1210篇
  1997年   1196篇
  1996年   1045篇
  1995年   941篇
  1994年   799篇
  1993年   653篇
  1992年   597篇
  1991年   586篇
  1990年   549篇
  1989年   559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1.
针对现有基于视频监控的人流量统计方案成本高、算法复杂且不利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局限性,利用毫米波雷达体积小、成本低、分辨率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时间点检测的人流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先获取人体目标散射点位置和多普勒频移信息来构成点云数据,然后根据多普勒频移正负来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并筛选具有高多普勒频移值的点云数据以降低干扰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在双时间点对特定区域内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双时间点之间所获取的点云数据聚类结果对所统计人员数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匿名的方式以较高的正确率统计人员进出。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玉米芯为实验原材料,制得活性炭,探究活性炭在不同的重金属浓度、pH以及不同的吸附时间下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探究活性炭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重金属Pb的最佳吸附浓度为5μg/mL,最佳吸附时间为5 h,最佳溶液pH 5;重金属Hg的最佳吸附浓度为30μg/mL,最佳吸附时间为5 h,最佳溶液pH 1;重金属Cd的最佳吸附浓度为5μg/mL,最佳吸附时间为5 h,最佳溶液pH 5。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且制备的活性炭对Pb、Hg、Cd等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便于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多层穿梭车存储系统(Multi-Tier Shuttle Warehousing System,MTSWS)中拣选台前端的输送线成为制约系统拣选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增强多穿系统的灵活性,提高拣选效率,提出基于Robot输送的多层穿梭车仓储系统,首先设计该系统的组成设备、整体布局及拣选作业流程,然后运用开环排队网络(Open Queuing Network,OQN)建模方法,建立订单服务时间模型,从订单服务时间、Robot等待时间和Robot利用率等系统性能,进行订单到达率和Robot数量敏感度分析,发现当存储容量越大,订单到达率越高或变动幅度越高时,基于Robot输送的多层穿梭车存储系统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以葡萄糖(Glu)为碳源,乙二胺(EDA)为钝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量子产率为32%的荧光碳点(CDs)。基于CDs和绿原酸(CHA)之间的内滤效应和静态猝灭使得CDs的荧光猝灭,建立了以CDs为荧光探针检测CHA的传感平台。并通过透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等一系列表征研究了CDs与CHA的相互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HA浓度为5×10~(-5)~5×10~(-4) mol/L范围内,对C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1 0,线性拟合方程为F/F_0=0.017 3×[CHA]+0.055 2,检出限为1.43×10~(-5) mol/L。利用所构建的荧光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CHA的检测,回收率为97.50%~103.83%,相对标准偏差为1.89%(n=5)。  相似文献   
18.
19.
20.
PWR堆芯燃料组件非线性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描述燃料组件的非线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燃料组件横向梁模型,并引入迟滞模型,用于模拟燃料组件横向变形时的非线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获得组件的弯曲变形和受力,有助于开展燃料组件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