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1.
张洪 《煤矿安全》2023,(6):76-83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高密度电法探测手段有效识别并区分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的电阻率异常特征;通过建立不同深度的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的二维电阻率剖面模型,并分别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与反演计算分析来实现这一目的。首先通过建立数值模型验证了高密度电法中的温纳装置与偶极装置针对煤矿采空区与火烧区探测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通过对煤矿采空区异常与火烧空区异常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识别并区分了通过高密度电法探测煤矿火烧空区与采空区时产生的电阻率异常差异;最后运用水平向与垂向的一阶导数零值曲线对电阻率拟断面进行了电阻率的特征分析。相较而言:温纳装置对水平向异常的识别能力要强于偶极装置,偶极装置对垂向异常的识别能力要强于温纳装置;而通过对电阻率拟断面进行一阶导数计算,可有效识别、区分电阻率拟断面上的各类电阻率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2.
《煤炭工程》2021,53(8)
为准确探测露天矿边坡中水的分布范围以解决边坡失稳问题,以魏家峁露天矿工作帮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结合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8条测线,通过WGMD-4型测量系统物探、温纳装置观测、RES2DINV软件反演计算,绘制了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判释了地层分界线及岩体的破碎、软弱或含水情况,通过采取疏干降水措施将边坡稳定性系数提高至1.207。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探水—精准疏干排水—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式,可有效解决露天矿边坡含水带来的失稳问题。  相似文献   
33.
颍上县某项目取水口防洪影响处理工程采用压密注浆对穿坝管道周围土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为检测压密注浆防渗处理效果,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注浆部位进行检测,并对地形起伏大的部位进行地形校正与不校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注浆范围内的电阻率变化均衡,沿测线方向无明显异常,且在深度方向上的地层电性具有层状特性,注浆效果较好,经过地形校正的图像区域内电性反映更清晰,深度方向反映更准确。  相似文献   
34.
<正>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无机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松彬建材集团以"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为核心价值,以"品质记心中、服务靠真诚"为管理理念,以"无机保温纳珍珠、松彬防火做第一"为经营理念,致力于尾矿、尾砂和废渣循环利用,努力打造中国外墙外保温行业第一品牌。几年来,集团一直秉承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的同时,在上海、江苏、黑龙江  相似文献   
35.
以均匀半空间中等轴状三维地质体为例,利用边界积分方程法对对称四极和温纳尔2种装置的电测深进行数值计算,并与相应解析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均匀半空间中板状体的对称四极、温纳尔等装置电测深拟断面图“看得见但看不穿”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纳尔、偶极等测深装置不仅能“看到”而且能“看穿”地下三维体,而对称四极装置及交流电法中采用平面波场的CSAMT,AMT等观测方式通常只能“看到”但不能“看穿”三维异常体;在对称四极测深装置中心剖面上,根据水平板状体的规模及埋深等因素,可分别将其视为一维层状体或均匀半空间处理,这对野外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王海明 《浙江建筑》2010,27(4):24-26
简要介绍了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建筑工程区内岩溶进行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并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异常形态、视电阻率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岩溶、洞穴、土洞的分布范围和埋深,与工程钻探证实吻合,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8.
高密度电法是岩溶区隐患探查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岩溶管道走向多变、现场测线布设偏离异常体等问题,为利用高密度电法实施岩溶区溶洞及岩溶管道等异常空间分布精确探测及准确定位,开展了高密度电法的旁侧响应研究。通过构建室内水槽试验模型,采用比值处理手段,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走向、不同深度的岩溶管道以及同一埋深下的溶洞模型逐渐偏离探测断面过程中的电场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溶管道与测线夹角从60°到30°的响应特征减弱幅度较从90°到60°明显;随着岩溶管道与测线之间夹角减小,探测到异常中心位置处的电阻率值逐渐变小,但其两侧电阻率值有所升高;溶洞模型逐渐偏离测线的过程中,异常区域逐渐下移但其顶部比底部下移明显。研究成果有效掌握并利用旁侧效应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野外测线的合理布置及地质解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高密度电法不同跑极方式的对比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密度电法由于自身的优势而在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的具体装置有很多,在实践中应根据各种跑极方式的特点来选取最合适的工作模式。通过野外实验研究发现,温纳装黄的垂向分辨率相对较高,施伦贝尔1装置对地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应非常灵敏,水平分辨率很高,温施1装置在测深方面具有咀显优势。为了保证物探数据的准确性,野外数据的采集最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置,便于资料对比和室内解释。  相似文献   
40.
王怀坤  肖宏跃 《物探装备》2008,18(2):113-117
本文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砚湖南侧巳知地形断面进行浅层勘测,对同一条测线的三种高密度电阻率法装置勘探数据进行断面拼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测试高密度电法对垂向目标体的勘测效果.结果表明:偶极装置更适用于垂向电性交化大的地质情况,温纳装置其次,而微分装置效果很差,与另外两种装置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