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56篇
  免费   2786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电工技术   4790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3063篇
化学工业   1656篇
金属工艺   487篇
机械仪表   1595篇
建筑科学   5568篇
矿业工程   1512篇
能源动力   1208篇
轻工业   1882篇
水利工程   2213篇
石油天然气   2345篇
武器工业   1492篇
无线电   43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23篇
冶金工业   801篇
原子能技术   287篇
自动化技术   5080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368篇
  2022年   1261篇
  2021年   1514篇
  2020年   1340篇
  2019年   1455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968篇
  2016年   1213篇
  2015年   1417篇
  2014年   3001篇
  2013年   2297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487篇
  2010年   2129篇
  2009年   2242篇
  2008年   2537篇
  2007年   2094篇
  2006年   1714篇
  2005年   1698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970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针对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评估中指标的模糊性及其体现信息的不完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度的路由协议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IETFRFC2501的建议,构造路由协议可信度评估指标模型。结合灰色评估法和层次分析法,将评估路由协议性能的主观因素限制在很小范围内,得到了更客观且准确的协议可信度,使用户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需要快速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不确定环境下智能大厦空调系统调度策略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智能大厦的概念在国内外受到了高度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智能大厦更加节能、舒适、易维护,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作为智能大厦空调通风系统的关键部分,空调系统及其调度策略决定了大厦整体的节能效果以及大厦中用户的舒适度.然而由于智能大厦所处的环境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极大增加了空调系统调度策略设计与评估的复杂程度.因此如何设计与评估不确定环境下空调系统的调度策略成为了智能大厦设计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已有的方法主要针对智能大厦空调系统进行能耗与性能等方面的分析,但尚未有方法针对调度策略本身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时间自动机的调度策略评估框架,支持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智能大厦进行精确建模与定量评估.该框架使用UPPAAL-SMC作为属性查询引擎对模型进行随机模拟运行,根据模拟结果对不同调度策略下大厦的能耗及用户的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帮助设计者进行策略的制定和选取.  相似文献   
993.
在深入分析配电网设备上加装的各类传感器装置中数据获取情况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设备的能效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传感器数据的配电网设备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每个指标在节能潜力、成本和难度方面对配电网设备能效的影响程度不同,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进行指标权值计算。根据定量指标易于量化的特征,构建了对标函数,完成了定量指标能效指数的计算。从而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的能效评估。并以某实际的配电变压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软件可信评估研究综述:标准、模型与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攸关软件的可信性关乎生命安全和财产保全,因此,分析评价软件可信性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即软件可信评估)至关重要.软件可信评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度量软件的质量,对软件生产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可信评估管理中涉及到的标准、模型和工具,而非关注软件度量本身.首先分析对比了软件可信性、可信评估的定义,并在研究了与可信性密切相关的软件质量的联系与区别之后,从相关国际标准、评估涉及的模型(包括质量属性模型、证据模型、分级规范等)以及软件工具支持等方面综述了软件可信评估研究工作.并且区分了这些方面中领域相关、领域无关的不同之处.目前软件可信评估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开发了若干工具辅助进行可信评估,但仍需在通用性、可伸缩性等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995.
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s)的固有特性(如有限资源、动态拓扑等)使其比有线网络更易遭受各种安全威胁。现有的MANETs安全技术不能有效适应这些特性,尤其是不能在网络性能和网络安全之间保持平衡。在MANETs时空动态性及其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威胁和入侵防御收益与代价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MANETs入侵防御系统模型(IDMSLP),并实现基于网络安全和性能平衡的防御策略生成与防御性能优化方法。通过比较分析,IDMSLP可有效地克服已有MANETs安全技术存在的缺陷,可适于MANETs应用。  相似文献   
996.
考虑区段中断造成的客流拥堵,提出城轨网络脆弱性定量评估方法。利用动态客流分配模型模拟突发中断后客流在城轨时空网络中的分布情况,以乘客广义出行费用增长为指标衡量各运行区段的脆弱性,鉴别关键区段;并根据车站客流动态,确定应采取限流措施的车站与时段。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计算突发中断下各区段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兴门至王府井区段、雍和宫至建国门区段和天通苑至大望路区段为该网络中的关键区段。当复兴门至王府井区段临时中断时,应在复兴门站、王府井站、大望路站与四惠东站实施限流,并在西单站与天安门东站实行封站。该方法能评估突发中断下城轨系统客流拥堵动态,为客运组织应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评价。  相似文献   
997.
游静  冯辉  孙玉强 《计算机科学》2016,43(5):140-145
“模糊、自治”的云计算环境中,服务品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主体难以进行可信赖的服务选择。在用户交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人际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推荐的综合信任量化评估模型。模型引入了时间衰减、权重两类动态因子,设计了多元化混合协同推荐算法来实现用户之间的有效协作,帮助用户正确选择可信云服务。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设计出一个分布式的原型系统,对模型的用户满意度和服务选择质量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快地提高平均服务满意度,更有效地抑制恶意服务,而且随着交互次数的增长,服务选择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98.
万雪莲  张京河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22-327
从系统攻击和防护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种对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评估的模型。攻击方面,采用了CVE标准,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和漏洞关联网络模型,实现了对系统漏洞威胁度的定量评估。防护方面,以 GB/T22239-2008作为评估依据,提出“信息”为信息系统的最小单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三维评估模型,通过信息性和安全性对信息系统进行定制化的安全防护评估,简化了信息系统资产的评估。综合评估模型基于攻、防的评估结果,实现了系统综合安全定量分析、系统漏洞关联危害分析和安全防护短板分析。最后运用此模型对某学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实例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系统攻、防的综合安全评估模型实现了对信息系统安全客观、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999.
由于目前海洋专网安全评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为了改进这一现状,依据GBl7859-1999安全准则及研究现状,提出一套科学、全面的海洋专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对海洋专网风险因素集的提取与分析,建立初步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初步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给各指标权重赋值,筛选权重值过小的指标,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效度系数和相关系数验证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例测试说明该指标体系能够对海洋专网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的指标,并为今后形成统一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推荐算法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逐渐成为了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介绍目前主流的推荐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目标复合评估及优化推荐算法.并基于途牛旅游网数据,与一般推荐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多目标复合评估及优化推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