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26篇
  免费   7470篇
  国内免费   5254篇
电工技术   67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008篇
化学工业   14491篇
金属工艺   10188篇
机械仪表   7540篇
建筑科学   7654篇
矿业工程   2268篇
能源动力   5591篇
轻工业   6023篇
水利工程   629篇
石油天然气   6357篇
武器工业   1517篇
无线电   131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78篇
冶金工业   6363篇
原子能技术   1531篇
自动化技术   4131篇
  2024年   814篇
  2023年   3177篇
  2022年   2948篇
  2021年   3665篇
  2020年   3148篇
  2019年   3373篇
  2018年   1561篇
  2017年   2430篇
  2016年   2892篇
  2015年   3398篇
  2014年   6370篇
  2013年   4879篇
  2012年   5807篇
  2011年   5849篇
  2010年   4954篇
  2009年   5297篇
  2008年   5620篇
  2007年   5064篇
  2006年   4451篇
  2005年   4224篇
  2004年   4049篇
  2003年   3493篇
  2002年   3010篇
  2001年   2674篇
  2000年   2241篇
  1999年   1957篇
  1998年   1762篇
  1997年   1695篇
  1996年   1495篇
  1995年   1372篇
  1994年   1197篇
  1993年   1041篇
  1992年   1019篇
  1991年   950篇
  1990年   889篇
  1989年   866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宋玉  李亚攀  倪纯威 《净水技术》2020,39(z1):147-150
介绍污泥炭化的由来与炭化技术的分类。通过对好氧堆肥、焚烧与炭化技术的对比可知,炭化技术的资源化程度更彻底,二次污染更少。通过经济性对比可知,基本能维持项目的自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82.
涡流脉冲热像技术是一种将电磁生热和红外热成像相结合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针对金属疲劳裂纹生热研究不深入的问题,本文以含有贯穿的疲劳裂纹金属平板试件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涡流脉冲热像检测实验系统,并建立了涡流脉冲热像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涡流脉冲热像检测中裂纹生热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热像中,同一时刻越靠近裂纹根部的位置,温升的最大值越大;在激励过程中,裂纹区域的温升逐渐升高,当激励结束时,裂纹区域的温升则具有逐渐下降趋势,并且呈现先迅速后缓慢的下降速度。进一步揭示了裂纹尺寸对裂纹区域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对西安市某居民住宅楼不同人员的作息规律和用能行为进行了调研测试,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和事件机制模拟了不同人员的在室情况,结合DeST软件对考虑人员在室情况和人员行为影响后的住宅建筑热负荷需求进行了模拟,并与传统负荷计算方法下得到的建筑热负荷需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员行为对住宅建筑热负荷需求的影响较大,考虑人员行为影响因素后建筑的热负荷需求呈现显著地波动变化且供暖季近92%的时刻建筑的负荷率均不超过60%,上述结果可为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蒸汽吞吐产量预测模型假设条件简单、普适性差等问题,一般采用测试法和类比法综合确定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由于目前海上油田通常只开展常规测试,无法直接获得热采开发初期产量。笔者提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确定新方法,建立蒸汽吞吐相对于常规开发的初期产量倍数预测模型,通过蒸汽吞吐产量倍数,将常规测试确定的产量转化为蒸汽吞吐产量。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主要受储集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注入强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与油藏地质参数及注入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预测误差小于5%,可靠性高,能够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秦二厂3/4#机组硼加热系统的作用,并对主控室长期存在的硼加热系统相关报警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理论设计核对了现场伴热缆的选型情况;依据现场设备布置情况而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且通过试验和长期跟踪较好地解决了8RRB301AA 因设计布置等原因造成的故障,为其他同类故障的处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7.
容错服务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技术方面,双机热备份系统因其灵活配置方面更具优势,是许多企业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针对ca油田多层状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热采和非热采条件下储层变化特征研究、钻井和固井过程入井液的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等系统保护油气层研究,了解各种变化的作用过程和原因,有效地预防现场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储层伤害,从而达到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用矾土作为主原料,选择适当结合剂和添加剂,引入微粉技术,采用真空炼泥等工艺手段,研制成低水分抗热震高铝可塑料。该制品用作热媒加热炉衬里,显示出良好的耐高温和耐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0.
针对不同地质目标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3):217-229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地震勘探成像技术的发展,叠前时间偏移正逐步替代常规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的主流。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是否优于常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呢?为此,从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某地区三维数据常规处理结果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目标进行了剖析与评价。认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分辨率较常规处理明显降低,但对于空间波阻抗变化明显的河流和断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常规处理;对于小于1/4波长的叠置薄储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