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9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电工技术   11377篇
综合类   771篇
化学工业   281篇
金属工艺   122篇
机械仪表   741篇
建筑科学   1016篇
矿业工程   455篇
能源动力   363篇
轻工业   452篇
水利工程   626篇
石油天然气   75篇
武器工业   37篇
无线电   10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1篇
冶金工业   23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9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1580篇
  2013年   1308篇
  2012年   1461篇
  2011年   1387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1179篇
  2008年   1089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102.
介绍了许继日立公司CBZ-5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软硬件配置,对总变电所改造后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认为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工厂变电站改造比较理想的方式,也指出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3.
综述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模式,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运行模式的发展策略。认为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今后发展趋势,这对我国一、二次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管理部门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积极而慎重地推行保护、测量、控制一体化设计,且随着各专业的相互渗透,原有的专业分工将会重新调整、组合。  相似文献   
104.
化工生产的连续性特点要求公司新旧变电站的负荷转移必须在不影响生产用电的情况下进行。介绍了负荷转移方案的确定及实施过程。实际实施结果证明,所制定的负荷转移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5.
魏德苓 《水泥》2005,(12):40-41
我公司2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石灰石破碎系统中,石灰石通过卸车坑、板式喂料机喂入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由胶带输送机送至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破碎机下料口及转运点共用一台气箱式脉冲袋除尘器。自投产以来,该除尘器收尘效果甚微。1原因分析1)进厂石灰石较干燥(含水率<  相似文献   
106.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叙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构成、内容及特点。以此体现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7.
阐述了有在生产第一线上对史密斯公司箱式喂料机的具体认识及其不足之处的改进方案,强调了箱式喂料机国产化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电网的改造要求和电力市场的供应需求要求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和智能化升级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分析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保证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前,通信条件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早期的载波、微波和电缆等通信介质发展成为以光缆为主的通信网络.电力系统以OPGW光缆、ADSS光缆为主,已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输变电场所.因此,应建立与之适应的通信模式.通过研究现代通信条件、变电站通信的需求,提出了统一化的、简单的变电站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110.
目前,户内变电站普遍采用二维设计,整个工程设计依靠设计人员的空间想象力和工程制图技能完成三维空间设计,这种方法缺乏对设计质量的有效控制,已难以适应目前各电网公司对设计精细化的需求。户内变电站三维设计具有直观、智能等特点,在适应了复杂的户内变电站设计、不断压缩的设计周期和设计资料的数字化移交等要求的同时,完善了工程设计人员充分表达设计思想的手段,是一种能提高项目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实现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有效工具,更是未来变电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