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1.
“桃红又见一年春”。桃花.自古以来就是象征阳春的娇花名卉。早在三千多年前.《诗经》的《周南·桃夭》篇里就有“桃之夭天.灼灼其华(花)”的描写。历代文人雅士几乎无不有咏桃之佳作.而“桃红柳绿”一直是人们形容明媚春天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12.
红柳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红柳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并考察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红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9.7℃、乙醇体积分数71.0%、提取时间2.19 h,在此条件下,红柳黄酮得率为5.24 mg·g-1;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致密油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顶部I层组泥灰岩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孔隙度为5 %~12 %,渗透率为0.05~1.0 m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其分布具有单层厚度薄、层数多、纵向相互叠置、横向范围广的特征,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或反演由于分辨率较低,难以精确地预测其有利储层分布。为此,针对这种薄层致密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工区实际井资料的地震正演模拟分析,明确了致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而探索性地将地震分频成像、90°相位转换、分频属性优化等技术有效结合,较好地预测了泥灰岩分布范围及有利储层发育区,且与实钻井吻合度较高,有效地指导了该区致密油的勘探工作,对整个柴西地区致密油储层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龙兴  熊文勃 《矿产勘查》2020,11(6):1205-1212
本文分析了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在甘肃肃北红柳疙瘩铁矿勘查中的找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含矿岩石主要为纤闪石化辉长岩,矿体多以板状、不规则状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呈北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中等; 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1∶1万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方法在该矿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圈定出2处(M1、M2)局部磁异常区和3处(JD1、JD2、JD3)激电异常,根据M2磁异常和JD3激电异常圈定的综合异常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钛铁矿体。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作为一种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和产量的成熟钻井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2007年开始红柳泉油田探索水平井开发,共完钻了3口水平井,结果表明水平井投产初产、控制储量上与直井相比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同时由于该区储层复杂性,导致在水平井钻井上也面临很多问题。通过分析红柳泉近几年水平井钻井技术、控制储量、投资及收益等综合评价水平井钻井在红柳泉油田的适应性,为今后该油田水平井钻井部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采桑籽     
春末夏初,和风习习,阳光灿烂。这正是枝繁叶茂、花红柳绿的季节,也是桑籽成熟的时节。  相似文献   
17.
春天,生机勃勃、花红柳绿。面对那些万紫千红的美丽花朵,我们总是忍不住耍举起自己的相机.期望封存下那一抹娇艳。但是,花卉摄影可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它需要我们考虑到器材、天气和光线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西北地区特色植物红柳为碳源,经过干燥、热解和酸洗等处理,通过机械破碎的方法制得纳米碳颗粒(CRN),以其为主要活性材料制备了锂电池硬碳负极并研究了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以及扫描电镜(SEM),分别对所制备CRN的物相结构、石墨化程度和表面形貌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恒流充放电对所制备的负极材料进行比容量、倍率和循环稳定性测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分析了负极材料的交流阻抗(EIS)和循环伏安(CV).结果表明,干燥后的红柳经过500、600、700和800℃的低温热解和HCl酸洗处理后,低温热解温度为600℃时所制得的CRN循环稳定性、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最佳.本研究表明,以红柳为碳源制备的CRN完全可以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9.
红柳油田位于沾化凹陷东南部 ,垦东大断裂西北下降盘 ,北与孤东油田相邻 ,西北部为孤南洼陷 ,东部隔垦东大断层与垦东突起相邻 ,南为垦利大断层。根据地震、钻井、测井和生物等多项资料研究证实红柳油田下第三系发育了沙二、三段 ,沙一段和东营组等地层。1 .层序地层学分析1 1 层序划分根据地震反射、并结合生物地层和其他资料所确定沉积间断面 (不整合 )及地质年代 ,识别出红柳油田下第三系三个二级层序界面 ,第一个层序界面位于沙二、三段底部 (凹陷中心为沙二、三段与沙四段的分界面 ,盆地边缘为沙三段与中生界的分界面 ) ,第二个层序界…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