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0篇
  免费   2259篇
  国内免费   1734篇
电工技术   1455篇
综合类   2453篇
化学工业   1502篇
金属工艺   639篇
机械仪表   1259篇
建筑科学   1658篇
矿业工程   459篇
能源动力   457篇
轻工业   1793篇
水利工程   972篇
石油天然气   833篇
武器工业   259篇
无线电   24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59篇
冶金工业   295篇
原子能技术   619篇
自动化技术   3394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820篇
  2022年   805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167篇
  2011年   1192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1195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仲静文  朱晶  周健  顾冬  刘永涛 《水力发电》2021,(1):59-62,67
为克服常规沉降模型因考虑众多影响因子造成欠拟合及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首先由因子优选准则得到沉降模型的预选因子集,运用了Copula熵和PMI(偏互信息)两种方法对预选因子集进行优选,再将优选因子集引入沉降模型并计算典型测点的沉降值,验证了该优选方法的可行性。实例表明,基于Gumbel函数的沉降模型拟合预测精度优于常规模型,具有较高的工程指导意义及较好的推广价值,可运用于堆石坝的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12.
采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地区23个(区间)流域的年径流深、集中度与集中期、基流系数、退水系数等径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径流特征的控制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径流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年径流深从东南(700~1 300 mm)向西北(<400 mm)递减,而集中度则呈相反的空间格局(从<0.44增加到>0.59);退水系数及基流系数,在低海拔地区随高程增大而增大(分别为0.55~0.69、0.51~0.73),但在高海拔地区则随高程增大而减小(0.74~0.42、0.79~0.63)。本研究发现,青藏东南径流特征空间规律的控制因子,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在低海拔流域(平均高程<3 000 m),降水是径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在高海拔流域(平均高程>3 000 m),仅径流深和集中度受降水控制,其他特征则主要受温度、冻土、地形等条件的共同影响。可见,由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和冻土对气候变化敏感,该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3.
为解决表观污染成因的问题,以苏州市区河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796个数据样本,对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类型进行划分界定,并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探究水体表观污染类型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浊度对不同污染类型的水体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可作为主要特征指标;景观水体可分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和混合型4种表观污染类型;不同表观污染水体判别的优先次序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114.
基于28个采样点2018年雨季和旱季19项指标的监测数据,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评价了流溪河流域的地下水质量,并结合流溪河流域地下水的实际情况,与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改进的灰色关联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较好,雨季优于旱季,基岩裂隙水优于松散岩类孔隙水,中游优于下游。单因子评价法和改进的灰色关联法的评价结果差别较大甚至部分结论完全相反,比较而言改进的灰色关联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5.
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作为农田面源排放和下游受纳水体的过渡带,对于农田径流来说是汇,而对于下游受纳水体是源.氮、磷污染物在排水沟渠输送过程中的迁移特征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监测试验、数据拟合和敏感分析来确定水深、流速、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等五个主要因子对排水沟渠中氮、磷污染物迁移转化作用及其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在实现沟渠中氮、磷污染物的最大截留率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速和水深起重要作用,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地面测绘、野外调查、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张肃公路(梨园口—康乐镇)沿线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发育规律和致灾因子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沿线共发育地质灾害52处,其中崩塌24处,落石15处,泥石流11处,不稳定斜坡1处。崩塌破坏机理以倾倒式为主,泥石流均属暴雨沟谷型稀性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受软弱夹层控制。地质灾害发育具有链式效应,且具有群发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区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致灾因子。研究成果为拟建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丹霞地貌区内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黄河流域2002-2013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并通过GLDAS验证GRACE反演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一步探究陆地水储量与降水、气温、蒸散和植被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GRACE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演陆地水储量; 2002-2013年间黄河流域的水储量以0.56 cm/a的速度减少,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水储量在1-6月呈亏损状态,7-12月呈盈余状态;对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气温、蒸散和NDVI进行滞后性分析,表明其与降水、蒸散、NDVI有两个月的滞后效应,与气温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北京城区11条河流30个点位沉水植物及水环境因子调查,对沉水物物种分布、生态位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河流均有沉水植物分布,春季优势种为菹草、穗花狐尾藻和篦齿眼子菜,夏季为金鱼藻、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黑藻、苦草及菹草.水深为影响城区河流沉水植物种类数量的重要因子,菹草为春季沉水植物管理关键物种.研究城区河流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北京市河流水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研究某水库蓄水对区域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以期为水库后期建设以及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通过建立水库试验段气象-地下水监测系统,运用M-K趋势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选用变异系数法分析地下水位的时空间变异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揭示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库试验段地下水位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丰枯特征,升幅约为0.5~2.0m/a;试验段渗漏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渗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即对东部地下水位的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下水位的主导影响因子为降雨量,东部地下水位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渗漏量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20.
在复杂背景下,光照变化、目标短暂遮挡以及背景运动等因素会导致运动目标检测精度较低.提出一种结合改进混合高斯模型和改进五帧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混合高斯模型中加入自适应学习率以及背景学习速率更新策略有效解决传统背景更新速率恒定而出现的残影现象;然后利用改进的五帧差分法克服运动目标短暂遮挡问题,并加入光照阈值判别因素,有效减弱光照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后对两者结果进行或运算进而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在复杂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运动目标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